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综合论文写作指导

关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之路

  本文来自《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论文,主要是关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之路,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一、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可能性表征思想政治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能达到教育目的的。工学结合模式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使学生达到知行合一,这便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构建提供了情景性的设置,使工学结合模式下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途径成为可能。

  (一)工学结合模式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工学结合模式中,教育可以以企业和实训基地为载体开展实践性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体验职业岗位、体验人生,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体验中受教育、体验中养成优良品质,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内容。通过实践性学习,弥补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不足的缺陷,使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成为可能。

  (二)工学结合模式能够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走出了课堂和学校,进入社会更大的教育系统中,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拓展提供可能,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企业、政府、社会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固有的时空限制,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和学生的就业、工作、生活、发展结合起来,更加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学校的小课堂,进入社会实践的大课堂提供了一条可行之道。

  (三)工学结合模式能够唤起学生主体性意识,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摆脱已有的理论灌输教育,通过亲自参加社会实习实训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调动参与主动性,唤起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形成自觉的执行能力、约束能力、管理能力,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通过亲身的体验式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建立对自我和社会的正确理解,不断提高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参与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教学互动,增加学生主体性要求提供了可能。

  二、工学结合模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一)偏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胡锦涛同志强调,全国高校要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容易出现重技能、轻理论,重技术能力、轻思想素质,陷人教育功利化的误区,偏离育人的价值理念,出现人学“空场”。学生能力的单向度发展,导致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和思想素质教育的不足,从而降低了高职院校的育人功能,德育被轻易抹去。这便偏离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存在的合理性。

  (二)削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规定高职院校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时间不得少于半年。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在教学的课程设置上,把专业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而对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度的误读,使许多高职院校往往以缩减基础课学时为代价来加大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的力度,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被大大压缩,教学任务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工学结合模式还未完全和学校其它教学环节对接,从而出现学生实习实训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安排的冲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能连贯进行。同时,实践教学中学生进入一个更为宽泛的教育环境,远比学校教育环境复杂,在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触及的领域出现教育盲点,学生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想的侵染,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冲击。这便严重削弱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在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不利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无法完成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职生的任务。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要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这便为高职院校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理念指导。工学结合模式下要克服重技能培训,轻思想素质教育的功利教育模式,避免单维度教学。要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充分调动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坚持全面的思想道德素质观,达到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素质互促共进。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对于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

  (二)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在坚持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框架不变的前提下,根据高职教学特色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凸显职业教育特色。

  1.突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养是高职生胜任  岗位需要,完成特定职责所必备的一切内在素质的综合。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必须要加强并突出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诚信品质、敬业精神、组织管理的能力,同时要根据学生未来从事的不同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养成爱岗敬业、团结协作、肯于钻研、乐于奉献的良好职业道德,真正成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

  2.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生的生活环境更加开放,学习体验更加丰富。思想政治教学也要适应这一特点,创新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方式的现实性和多样性。一方面,坚持以理论教学为主,用科学理论武装高职生头脑,指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开展多样教学。如加强人际关系的处理、责任心的教育、服从意识、安全意识的教育以及侧重于就业形势分析与就业能力训练。这样既有利于教育方针的贯彻,又有利于增加学生参加生产实践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克服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使教育有的放矢。

  (三)深化校企合作,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优势充分利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优势资源,从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出发,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形成学校育人和企业育人的合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利用学生在企业工学结合的机会,结合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如可让学生撰写以企业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为主题的调研报告,结合学生具体岗位撰写实习报告,开展对就业地域人才需求预测分析的座谈等。同时应要求学生在企业里同企业职工一起参加企业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党团活动等,组织、安排学生听企业负责人或管理人员介绍企业创业与发展的经验,通过互动与对话,让学生从企业家们身上,体会到创业的艰辛,成功的不易,感受企业家的成功之道和他们踏实做事、诚信做人的品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企业发展,提升创业意识,使工学结合真正走向深入,促进工学结合的可持续发展。

  (四)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才保证。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比较分散,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要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强工作队伍建设。

  首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做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也要做职业教育的专家。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和实习单位的联系,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娴熟掌握工学结合模式的具体运作流程和现状,熟知学生社会实践中的思想现状。

  其次,完善辅导员队伍的知识构成,增强辅导员的沟通协调能力。培养一支既有学校学生管理经验,又熟悉企业环境,有扎实心理健康知识的复合型辅导员队伍。充分利用辅导员队伍的政治优势,加强学校同实习单位的联系,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再次,提高其他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意识,发挥全员育人功能。教学管理人员要树立大德育的理念,通过组织培训、组织外出学习以及组织校与校之间的交流等途径增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使教学管理人员具备全局意识,在学校学生管理和企业学生管理中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发挥全员育人功能。

  最后,做好实习单位兼职队伍建设。高职院校要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完善的学生教育机制,在实习企业单位组织力量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兼职队伍,与学校专职队伍相互配合,协调沟通,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教育工作,发挥全过程育人的功能。

  总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秉持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充分挖掘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资源,有效利用新平台,积极探索新途径,实现工学结合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对接。

  本文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