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综合论文写作指导

360论文网论震撼人心的马兰文化

  本文是一篇来自《文学评论杂志》文学论文,主要是关于震撼人心的马兰文化,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马兰,中国核武器的摇篮,曾经在地图上无法找到的地方。1964年,随着罗布泊上空蘑菇云的腾空和巨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从此,神秘的马兰成为中国人民骄傲、自豪、扬眉吐气的代名词。

  一、马兰文化形成的背景

  (一)伟大的战略决策1949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但是,新中国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除了国内百废待兴以外,还有国外不甘心失败的帝国主义威胁,特别是美国不断用核武器对中国进行威胁。中国要获得真正的完全的独立自主,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不掌握最先进的核武器是不行的。1954年,美国与台湾当局正式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中国更紧迫地面临美国的核威胁。严峻的形势坚定了中国发展自己核武器的决心。

  世界上一些爱好和平、提倡禁止原子弹的人士也认为禁止核武器的办法是打破美国的核垄断。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约里奥·居里夫人早在1951年就把自己亲自制作的10克镭盐的标准源交给从法国回来的中国放射化学家杨承宗带回中国,并给毛泽东主席带了口信:“原子弹没什么可怕的。原子弹的原理又不是美国人发明的。争取世界和平反对原子弹的办法,是我们自己研究制造原子弹。”

  1955年秋天,核计划的有关机构相继成立;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指出:“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1958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建设原子靶场和原子仓库两项工程。组建了搞核武器试验的0673部队和原子仓库的0674部队,还有导弹靶场工程建设的0029部队。

  1958年,中国原子城核工业联合企业在西北地区破土动工;1959年1月15日,毛泽东亲自主持召开了有科学家李四光、钱三强参加的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正式讨论核武器计划实施问题。

  (二)试验场地罗布泊1958年12月,0673部队司令员张蕴钰将军亲自带人考察核试验基地,来到人迹罕至的罗布泊。

  罗布泊又名罗布淖(nao)尔,地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东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海拔780米,面积有3000多平方公里。罗布泊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戈壁,是亚洲内陆干旱中心,也是我国沙尘暴源区之一。

  这里冬季严寒,夏季酷热,气温经常高达7O0c,终年多风,四季干旱,没有水草,没有树木,不见飞鸟,人迹罕至,不少人“谈泊色变”,被称为“中国的百慕大”。蕴钰将军为首的考察组对这里的地形、地貌、土质、水源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勘察和研究,认为这里地域广大,人迹稀少,具有核试验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张蕴钰将军情不自禁地吟道:“玉关西数日,广洋戈壁滩。求地此处好,天授新桃源。”1959年2月,陈士榘、万毅、张蕴钰等联名向国防部对选址作了报告;3月13日,国防部正式批准了核武器试验场地;6月13日,经过总参谋部决定,原子弹靶场改称的中国核武器试验基地正式成立,参加核武器试验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89800部队。

  (三)核试验基地——马兰试验场地解决之后,一个重要问题是试验部队的生活基地。张蕴钰将军仍然是亲自考察。3月17日,张蕴钰将军带领2O多人从敦煌到巴州,沿途进行考察,3月20日,在地图上没有标记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乌什他拉附近的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发现了一条小水沟,沟旁生长着一丛丛马兰草,周围的土地平坦湿润。从地图上看,这里离南疆公路不远,靠近博斯腾湖。张蕴钰将军当即决定,基地就选在这里。

  4月初,部队开始陆续向这里进发。5月份,这里的马兰花盛开,一簇簇紫色的花朵散发出浓郁的芳香。张将军不由动情地说“这里就叫马兰吧。”从此,这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就有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马兰逐步发展成为有综合试验能力的现代化试验基地,是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发祥地,也是中国惟一的核试验基地。马兰的官兵、职工和家属,怀着对祖国的满腔赤诚,主动放弃国外或内地舒适的环境和优厚待遇,扎根荒凉的戈壁大漠,默默无闻地投入到秘密工作中。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都从这片土地上诞生。这里,被称为“共和国原子城”。

  二、凝聚着激情和热血的马兰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在异常艰苦的环境条件下默默无闻地抛家离乡从事核武器科研试验的广大官兵,更需要文化提供政治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力舆论支持。5O多年过去了,马兰人在创造了物质的核武器的同时,还创造了精神的核武器——震撼人心的马兰文化。马兰文化是马兰人的精神家园,也鼓舞着全国人民。

  (一)以文化建设铸精神基地领导自创业之初,就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在部队还住帐篷、地窖的情况下,基地就有人人乐道的“扁担书店”。“扁担书店”最初创办在牧民遗留下的一个半人深的地窖里。书店前经理杨应乾从戈壁滩上砍来一根红柳木做成扁担,挑着两个书箱踏遍了基地场区内外的几百个哨所点号;基地还成立了文工团,自己创作了大量反映战士生活的文艺节目,到各个哨所点号巡回演出,鼓舞士气。有一个点号只有一个战士和一只狗,文工团的战士也步行十几里路赶到那里,认认真真地表演了十多个节目。

  后来,基地创建了以舞台、广场、公园、试验场区和哨所等为代表的主题文化。

  进入基地,首先看到的是一条以民族历史、英模人物和科学文化知识构成的文化长廊;马兰公园东侧是原子弹爆炸后烈焰翻滚的蘑菇云,正前方银光闪烁的圆球,则是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西侧则是一组“两弹一星”雕塑群,蓄势待发的火箭导弹高高耸立;公园还有两座紫铜色动物雕塑,一座是拓荒牛,一座是骆驼群,地面还有几只展翅欲飞的白鸽雕塑,形态逼真,象征着马兰人奋力拼搏、步履坚实、负重前行、默默奉献的精神和卫和平的最终目的;公园里还有官兵们用戈壁滩上的砂子和石头拼成的“祖国在我心中”大型中国地图沙盘。总之,公园处处让人感受到这座原子城气势磅礴、雄健阳刚之美。

  马兰电视台是全军第一家被国家正式批准的全国惟一的军人电视台。电视台每天为基地官兵转播中央和地方45套卫星节目,还自办了马兰新闻和军营文化节目。马兰电视台拍摄的《祖国在我心中》、《罗布泊人》、《两弹元勋程开甲》等十多部纪录片在国内获得大奖。

  基地创办的文学刊物《春雷文艺》,给广大官兵提供了精神食粮,也为官兵的即兴创作搭建了平台,许多官兵从这里起步,成为军内外知名作家和诗人。以官兵组成的军乐队、威风锣鼓队、腰鼓队、高跷队是马兰人节日里一道最亮的风景。官兵和家属子女都上台表演,他们自编、自导、自演,官兵、家属载歌载舞,为基地建设和核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马兰人有撰写楹联来抒发他们情怀的传统。在花岗岩的洞口边,在俱乐部的大门上,在高高的塔架上,甚至在核试验场的工地上,到处都贴着官兵们自己书写的楹联:“无私奉献,任重道远,惊雷抖擞壮士志;戈壁为家,碧血丹心,漠风谱写创业诗。”、“三年掘洞四年成井,来有乐章去有乐章皆为我谱写;二月进场十月出山,进无绿色出无绿色常驻我心中。”、“踏遍数万方公里,泉仅四眼;度过三十余春秋,心赤万颗。”、“举杯邀月,恕儿郎无情无义无孝;献身国防,为祖国尽心尽力尽忠。”横批是“忠孝难两全”。这些楹联饱蘸着马兰人无私无悔的热血,使人处处感受到奋发向上的军营文化氛围。

  一般战士们也具有强烈的文化意识,即使在大漠深处极端艰苦的边远哨所,也非常重视创设文化环境。在甘草泉哨所旁矗立着一个巨型宣传牌,书写着政委王振荣的诗作《马兰的一天》里的诗句“有多少普通的一天,就有多少伟大的一天。”这一诗句表达了所有马兰人的心声。哨所战士们有的探寻戈壁地貌,有的收集五光十色的戈壁石,有的用代表顽强生命力的胡杨根创作千姿百态的艺术根雕,展示了他们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灵巧的技艺。

  基地官兵还不断与驻地各族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注重吸收驻地少数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养分,形成了具有新疆风格的各种文艺形势,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2002年,马兰基地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军旗高扬马兰情”大型联欢演出,受到各方好评,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二)以文艺作品歌颂伟大的事业以文艺作品歌颂伟大祖国,歌颂伟大事业是马兰文化的一大特色。并且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果。

  在核试验的伟大事业中,张爱萍将军和张蕴钰司令员经常和科技专家互相赠诗填词,抒发革命斗志,交流思想感情。张蕴钰将军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感慨万千、慷慨赋词:“光巨明,声巨隆,无垠戈壁腾立龙,飞笑触山崩。呼成功,唤成功,一剂量知数年功,敲响五更钟。”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基地指挥部下发了号召广大官兵写诗的一份特殊通知,号召大家以诗歌抒发热爱伟大的祖国,热爱伟大的事业的情怀。张爱萍将军满怀激情创作了名为《我们战斗在戈壁滩上》的歌曲,“我们战斗在戈壁滩上,不怕困难,不畏艰险,自力更生,发奋图强,任凭天云多变幻,哪怕风暴沙石扬?”的歌声响彻茫茫无际的戈壁沙漠,唱出了广大官兵的心声。这首歌成为马兰人人会唱的战斗歌曲,也奏响了马兰文化发展的序曲。

  在文化建设上,基地领导的率先垂范。张蕴钰司令员常在试验基地现场写诗填词,激励官兵斗志,后来出版了《戈壁言情》、《初征路》等好几本诗集,成为一位将军诗人;基地政委胡若嘏很深的古诗词造诣,出版了诗集《春雷颂》,同时在任职期间,大力扶持基地文学刊物《春雷文艺》,培养了大批文学爱好者;政委王振荣创作的书法作品还曾获得全球华人书法大赛金奖。在首长们的感召下,马兰人从将军到士兵,从职工到家属,都投入到文化阵地大显身手。他们把戈壁沙滩当教室,把木板涂上墨汁作黑板,以树荫做讲台,用树枝为笔,以大地为纸,学文化,学写诗,学唱歌、甚至学谱曲。清晨傍晚,帐篷内、地窖里,水渠边、树荫下,到处传出朗朗的读书声。晚上,大家围坐在用墨水瓶制作的煤油灯下,轻轻地吟诵推敲着自己创作的诗句,哼唱着还不成熟的歌曲。就是在几乎天天狂风肆虐、飞沙走石戈壁滩上,他们也焕发着诗歌创作的激情。某试验大队战士陈自军在熟睡中帐篷被吹跑。他没有牢骚、抱怨,而是幽默、风趣吟了一首诗:

  “狂风吹帐篷,睁眼望星空,任你老天再猖狂,我们撞天钟。”抒发了马兰人的豪情、胸襟和气魄。

  50年来,一批又一批马兰官兵坚持用文学创作来书写马兰辉煌的历程,高扬歌颂祖国、歌颂事业主旋律,不少人走向了全国的文坛、诗坛,创作出版了获五个一工程奖的《东方巨响》和《大漠丰碑》、《农家军歌》、《蘑菇云升起的地方》等一大批格调激昂的小说、剧本、报告等文学文艺作品,先后产生了数十位军内外有影响的作家;1999年,在一次国内大型诗歌盛会上,100多位马兰军人写下1000多首诗,几乎囊括了所有一、二、三等奖,中国诗坛为之震动。《诗刊》杂志社副主编叶延滨惊呼出现了“马兰诗歌现象”;2002年1O月,基地诗人杨万勇创作的长诗《罗布泊之声》

  获得中国诗歌学会“时代放歌奖”,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颁奖大会暨作品研讨会,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着名诗歌评论家张同吾评价:全景式描绘了核试验基地从创业到发展的历史画卷,表现出中华民族崭新的时代风貌和激昂的进取精神,从领袖们的英明决策到官兵们的坚韧不拔,从两弹元勋的大智大勇到海外学子的魂系故园,都写得情酣墨饱;着名军旅作家彭继超、陈怀国合作的电影文学剧本《马兰草》获得第二届夏衍电影文学奖一等奖,拍摄的电影《横空出世》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影政府华表奖和金鸡奖。他们用作品自豪地向世界宣布:我们是马兰人,我们撑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脊梁!

  马兰的文化传统一直影响着马兰人。很多人即使在离开部队以后,还坚持创造有关马兰的文艺作品。

  他们在新浪博客上开辟了《原马兰人》网站,以诗歌抒发交流对马兰的怀念和对战友的情感。一个自称老兵的战士2Oo7—o6在网上发表一幅对联“精诚长夺晚霞丹,成也千古,败也千古。壮烈用昭青史灿,生为人民,死为人民。”一个自称“南京民”2007年月6在网站上发表的诗: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戈壁的马兰,是战友心中的新娘;漫天风沙里的红柳,在我的心头荡漾。

  搓板路上的解放车,遥远的试验厂区在戈壁招摇;在马兰的绿色里,我甘心做一个爱你的新郎!

  那戈壁里的清泉,是战土的生命之泉,是播种蘑菇云的源头,是强国的梦。

  寻梦、向马兰挥挥手,向戈壁深处漫步,满载一车青春,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本文由360论文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