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d住”解义
本文是一篇专业的教育论文,主要是关于“hold住”解义的阐述,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咬文嚼字》期刊评选出的2011年十大流行语中,“hold住”被收录其中。“hold住”的广泛传播起源于台湾的一档综艺节目《大学生了没》,在该节目中大学生谢依霖通过夸张的造型以及中英混合的搞笑语言赢得了满堂喝彩,节目中的“整个场面我要hold住”使得“hold住”从网络到报纸,再到现实生活中都被广泛使用,例如:《春晚三十年 返璞归真能否hold住观众》 ;《有爱同行hold住幸福》 ;在2012年春晚的相声中还出现了“兄弟,hold住”这样的台词,“hold住”一词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在传播过程中,“hold住”还出现了一个书面形式三种读音的特殊现象。本文对“hold住”的起源、传播及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hold住”的起源与传播“hold住”是中英混合词,多在口语中使用,最早使用的地方很难确定,但是有一点肯定的是这个地方必须对外交流频繁,中文和英文都通行,例如:香港地区。其实,在汉语方言中就存在着与“hold住”
读音相似的词语,例如:在湖北天门市方言中就有“[hou1]’’这个音,“[h 1]”表示抓的意思,“[hou1]住”
就是抓住,但是“[hou1]”在该方言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汉字,即“[hou1]住”在该方言中只有语音形式没有书面形式。因此,方言中“[hau1]住”这个音的使用范围也是有限的。由于没有相对应的汉字记录,这个音一般不会进入普通话中,也不会得到广泛的使用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hold住”是一种语码混用现象。语码混用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课题,它大量存在于日常口语谈话中,只要讲话人有双语的背景就可能在其谈话中出现语码的混用,例如:
查小欣:我们先说说你的爱情吧。你的爱情观是怎样的?
谢霆锋:童话式的happy ever after那种。
查小欣:现在已经有什么事后悔了,是吗?
谢霆锋:每件事都会后悔,因为每件事都不可能perfect。
“happy ever after那种”、“不可能perfect”都是语码混用,与之不同的是,“hold住”更像是一个词语,处于词汇化的进程之中,而“不可能perfect”还很不稳定。
“hold住”出现以后,一直没有传播到北方地区,只是在南方局部地区使用,范围有限。而“hold住”在电视节目中出现后,不论是在电子媒体还是传统媒体中,“hold住”都被广泛使用,红透大江南北。传播媒介的发展也许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hold住”一词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都没有传播到北方只是局限在南方地区,而现在却能在一夜之间传遍整个中国。
从原生口语文化时代到书面文化时代再到次生口语文化时代,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逐渐摆脱时空的束缚,信息可以流传于异地异时,次生口语文化产生的群体比原生IZl语文化和书面文化产生的群体要大得多,这与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理论相一致。‘hold住”一词的传播更多的借助了电视和网络,与以往的口耳相传和书面文字传播相比传播速度更快,视频效果更加形象生动,而且受众也更加广泛。“hold住”的广泛使用是次生口语文化时代的产物,这也显示了电子媒介对信息交流的重要影响。
二、“[h 1]住”、“[h~uld]住”、“[h 1]得住”①在节目中说话人在讲“整个场面我要hold住”
的时候并没有发[d]这个音而是直接说“[hau1]住”,但是“hold住”中的“hold”在英语中最后一个音[d]是一定要发出来的,例如:He holds[hauld]much property in the town.而且在香港地区最初使用“hold住”时,也是读作“[hauld]住”而不是“[hau1]住”。这就需要结合说话人当时的语境来分析。
说话人是在一个娱乐脱口秀的节目中使用“ho1d住”的,她的表演时长只有九分钟左右,在这种情况下,说话人的表演要想吸引观众除了自身的造型动作夸张另类以外,语言上的独树一格更能达到好的效果,因此说话人在表演中多次出现中英语码混用现象,例如:“整个场面我要hold住”,“比基尼party”,“你又是个fashion lady”,“在fashion圈,大家都要listen to me”等。在节目中,说话人的身份是留学生,有双语的背景,很容易在说话中出现语码混用现象。根据游汝杰和邹嘉严的分析,语码混用出现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第一语言中的词汇不能满足表达需要,二是追求时尚。节目中出现的英语词语都有与之相对的常用汉语词语,不存在第一语言中的词汇不能满足表达需要的现象,只能用追求时尚来解释说话人使用语码混用的原因。节目中说话人谈论的话题是时尚,在当下的社会中,很多人都在追求时尚,而且对什么是时尚的看法都不一样,但是大部分人都认为时尚就是创新,就是与众不同。节目中说话人不但在造型上创新,在语言上也大胆创新,不仅多次使用中英语码混用,还将“hold住”读成“[hau1]住”,这样在听觉上更能吸引受众。同时省略了最后一个[d]的“hold住”更加简洁,在语音上更加琅琅上口,律动感更强。
“[hau1]住”与“[hauld]住”只是在[d]这个音的有无上有区别,在语法上没有区别。黄伯荣、廖序东指出,现代汉语的述补结构一般分为七类:结果补语、程度补语、可能补语、数量补语、状态补语、趋向补语、时间和处所补语。从形式上来看,结果补语、程度补语和可能补语中动词和补语的结合比较紧密。“[hau1]住”/“[hauld]住”直接在动词后面加补语,动词与补语结合紧密。从语义上来说,补语是对动词的补充说明,“[hau1]”/“[hauld]”表示控制、掌控,“住”表示稳当或牢固,“[hau1]住”/“[hauld]住”就是控制住,控制牢固,在这里“住”是“[hau1]”/“[hauld]”的结果,属于结果补语,表示结果的补语“住”与动词“[hau1]住”/“[h;~uld]住”结合紧密,中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构成表示结果的述补结构。
由于“hold”的最后一个音与汉语中“de”(在这里,“de”是表示语法关系的虚词,即“的”或“得”,先用汉语拼音“de”来表示)发音相似,这样“[hauld]住”
与“[hau1]de住”在读音上是相似的。从语音停顿上来看,“[hauld]住”的停顿是“[hauld]/住”,而“[hau1]de住”的停顿是“[hau1]/de/住”。在汉语中“的”是偏正结构的标志,语音停顿分析成“小明的/苹果”,而且“的”字后面的成分是名词,所以可以判断“[hau1]de住”中的“de”不是偏正结构的标志“的”,而是述补结构的标志“得”。因此,本文中为了书写方便将“[h 1]de住”写作“[hau1]得住”。“[haIlld]住”与“[h铋1]得住”除了在语音上有区别以外,在语法上也有区别。第一,两者的结构类型不同。“[hauld]住”与“[hau1]住”属于同一种结构类型,即表示结果的述补结构;“[hau1]得住”则与前者不同。在《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中,黄伯荣、廖序东认为在结果补语中加人补语标志“得”,则结果补语就变成可能补语,_7J如:“打赢”是结果补语,“打得赢”则是可能补语。“[hauld]住”与“[hau1]得住”的区别也在这里,“[hauld]住”是表示结果的述补结构,“[hau1]
得住”则是在表示结果的述补结构“[hau1]住”中加入补语标志“得”而重新构成的表示可能的述补结构。第二,两者的区别形式不同。表示结果的述补结构“[h~uld]住”的否定形式是“没[hauld]住”,例如:《物价涨幅没hold住 发改委主任“检讨”》。
表示可能的述补结构“[hau1]得住”的否定形式是“[hau1]不住”,例如:《猪肉价格hold不住,已经连续11周下跌》。
“[hau1]住”、“[hould]住”和“[hau1]得住”虽然在读音和语法上有区别,但是三者却共用“hold住”这一个书面形式。“[h~u1]住”和“[hauld]住”共用一个书面形式是毋庸置疑的,而“[hau1]得住”在进入书写层面时很可能被写成“hold得住”,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并没有出现这样的形式,而是和“[hau1]住”、“[hauld]住”共用一个书面形式,这可能是由于“[hauld]”与“[hau1]得”在语音上是相似的,根据语言的经济性原则,“[hau1]得住”在书面上也写作“hold住”。“[hau1]住”、“[hauld]住”和“[hau1]得住”在口语中不会发生混淆,在书面语中,“[hau1]住”和‘‘[hauld]住”完全没有区别,而“[hau1]得住”与前面两个的区别只能从语法上来区别,即“[hau1]得住”
是表示可能的述补结构,“[hau1]住”和“[hauld]住”是表示结果的述补结构;“[hau1]得住”的否定式是“[hau1]不住”,“[hau1]住”和“[hauld]住”的否定式是“没[hau1]住”和“没[hauld]住”。
三、“hold住”的发展趋势“hold住”是社会的流行语,使用人数众多,但“hold住”自身是一种语码混用现象,如果在现代汉语书面语系统中长期存在这样的词语,不利于汉语书面语的纯洁化和规范化,因此,“hold住”不会在汉语书面语中长期存在。“hold住”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有两个:一个是可能被汉语中表达相同意思的词语所替代,另一个就是可能用汉语中与[hau1]这个音相同或相近的一个字来代替“hold”。
“hold住”最广泛的意思是控制住,掌控住,如:整个场面我要hold住;但是由于英语中“hold”的意思比较多,“hold”在进入汉语以后,与之相对应的汉语意思也比较多。这样“hold住”的意思随着“hold”意思的不同而在不同的言语环境中有所不同,“hold”表示抓的意思,“hold住”就可以表示抓住,如:
hold住幸福;“hold”表示保持的意思,“hold住”就可以表示保持住,如:兄弟,hold住。除了这些可以明确用汉语词语解释的情况,还有一些情况在汉语中找不到确切的汉语词来解释,例如:hold住的人生才是成功的。在这里“hold住”不能通过英译汉来解释,它在进入汉语以后发展出了自己的新意思,即:
面对各种状况都要淡定,然后从容大气地去应对。这样的“hold住”在使用上没有太大限制,只要能表达当时的心情,很多语境都可以使用,例如:在比赛中,可以用“hold住”来给运动员加油;面试紧张时,可以对自己说:“要hold住”。因此,汉语中没有完全与“hold住”同义的词语。另外,如果换用汉语中与之相近的其他词语,则表达效果没有原来的好,例如:“整个场面我要控制住”,就不如原来的“hold住”
简洁,语气上没有原来的“hold住”坚定,语音上也没有原来的“hold住”节奏感强。所以用汉语中的一个词语来代替“hold住”无论在操作上还是在修辞效果上都不容易实现。前文已经提到过在湖北一带的方言中有与“[hou1]住”语音上相近的词语,但是该方言中这个音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汉字。所以如果要用汉字记录“[hau1]”这个音的话,就只能借用汉语中音同义近或音近义近的字或重新为之造一个字。例如:引进了英语的“bye”之后,就为它借用了汉语中字,“拜”不仅与“bye”音近,意义上也有相近的地方,都与手的动作有关。与“拜拜”的情况有所不同的是在现代汉语中没有与[hau1]这个音读音相同或相近且意义相近的汉字,这样就需要为“[hau1]”造个新字,这个新字应该属于形声字,义符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声符表示“[hau1],’这个音。
四、结语“hold住”存在了二十多年,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但是从一档电视节目开始,“hold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其中电子媒介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在“hold住”的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三个不同读音,这说明“hold住”一词已经被现代汉语系统所承认,但是为了保持汉语的纯洁与规范,“hold住”一词可能会被现代汉语书面语系统以其他方式接纳,要么用其他词语代替,要么重新造字,“hold住”以何种方式存在于现代汉语书面语系统中,这要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
本文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文章NEWS
- •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在大数据时代的服务
- •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整理和数字化方面
- •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面纱》翻译的分析
- • 论文写作面临的九大拦路虎
- • 什么是有效论文?
- • 论文修改的内容和范围介绍
- • 稿件内容规范要求
- • 论著是什么?
- • 学术期刊规范化的问题
- • 避免医学论文抄袭的基本要求
推荐期刊Tui Jian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Pedosp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