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在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势
本文是一篇专业的毕业论文,主要是关于大众传播在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势,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一、第一媒体:手机多媒体的普及化就对传统媒体的颠覆性而言,手机多媒体的发展毫无疑问一马当先。手机多媒体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生命力,正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地展现出来,并逐渐超越其他传统媒体。当前是一个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手机也能实现信息的传播和媒介的监督。智能手机不仅能够为移动互联网提供更便捷的硬件、软件支持,而且有足够的屏幕技术来支持传统电视所提供的画面,因此逐渐成为重要的多功能媒介融合体。
从目前的最新情况来看,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技术的普及,手机媒体互动性强、传播快、范围广。可以说,我们已经步人了以手机为主体的“掌媒”时代。这个时代的特点就是人们利用手机多媒体这一可以随身携带、随手操作的媒介,进行无线上网,浏览视频,炒股票,接发电子邮件,订机票,支付网上银行,还可以写“微博”,正所谓一切尽在“掌”握。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节奏的生活方式也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向高速和快捷转变。毫无疑问,80后的上班族、90后的学生军已经成为市场上数码产品的主力消费群体,也是手机多媒体的最主要的受众。尤其是在大学里,学生人人有手机,并且他们的手机的硬件和软件配置也是较为先进的。他们思维活跃,消费意识超前,喜欢并且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作为便携式电子产品代表的手机多媒体,必将会在年轻人的热捧下,掀起新一轮的流行热潮。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字,2012年,中国的手机用户突破10亿,而手机多媒体的用户已达1.4亿。
然而,手机多媒体因信源内容丰富、传播方式多样、缺少约束的特点,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不法分子使用专用工具,向大量的用户发出各种“不请自来”的垃圾信息。此外,由于手机多媒体电脑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些原本只出现于电脑上的木马软件和病毒也开始对手机多媒体用户进行攻击,从而窃取用户的私人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对手机多媒体的用户安全造成了威胁。
因此,在手机多媒体逐渐普及化的网络时代,我们需要制定行之有效法律法规对手机多媒体的失范行为进行监管和纠正,并从技术层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强手机多媒体的安全保障性能,同时呼吁手机行业加强自律,净化手机多媒体的网络信息环境。这样才能为手机多媒体在网络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健康的环境。
二、第二媒体:流媒体电视高科技的突飞猛进,除了让手机媒体横空出世之外,也让流媒体电视走向时代的前沿。它是由传统电视技术的发展和高清数码技术快速普及共同作用的产物,也代表了电视媒体未来发展的潮流。所谓流媒体,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宽带建设的普及而兴起的一个分支,它是指以实时数据流的方式发布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内容的媒体。一般来说,流媒体分为三种:个人流媒体,即MP3等家庭数码产品;网络流媒体,即可以在网上下载的;移动流媒体,即以移动硬盘和u盘等移动存储器的存储资源。在网络时代,这些流媒体已经不局限于单单在电脑上播放,而是可以实现网络、电视和数码设备之间关联互动,于是,应运而生的流媒体电视实现了让以前在MP3、摄像机、照相机、u盘里的各种各样的内容在电视机上直接播放,做到设备的集成和信息的共享。
流媒体电视并不是单纯的电视,实际上是指一种产业体系,需要整合各种相关资源,由产业政策、上下游关系、终端设备和用户等诸多要素组成,而电视机只不过是这套体系中的一环,是一个具有显示功能的终端设备而已。
简而言之,与普通电视相比,流媒体电视最大的优点在于克服了普通电视只能单向收看电视节目,并且节目内容和时间都是固定的短板。流媒体电视不仅可以收看清晰度更高的电视节目,还可以播放数码设备里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使原来只能局限于在电脑上播放的内容可以在电视上播放,甚至可以兼容1080P等高清格式,从而体验到影院的享受。普通电视观众,如果错过电视节目,只能看电视台在固定时间段播出的录播,而流媒体电视则可以进行随时暂停和存储,以便可以随时继续观看,大大满足了人们对信息量便捷性的需求。此外,流媒体还具有网络搜索、网络新闻、网络视频电话等各种应用服务,成为继计算机、手机之后的第三种信息访问终端,让传统电视单向的信息传播转变成双向的互动性交流。
虽然流媒体电视正在蓬勃发展,然而也遭遇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目前市面上的流媒体电视大多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而让这种系统完美支持当前的流媒体电视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其次,流媒体电视主要面向普通家庭,可以提供丰富的应用软件,人们在家里就可以自由下载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流媒体电视,而目前流媒体电视的应用程序可选择范围较为狭窄,在应用方面还不是很人性化,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总体上看,在网络时代的消费环境下,流媒体电视满足了数码家庭的需要,流媒体技术的发展模糊了电视和网络之间的界限。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流媒体电视将会充分发挥电视普及性的优点,逐步发展成为家庭数字娱乐平台,加速家庭多媒体娱乐的普及,不仅便捷了广大受众的生活,也为彩电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第三媒体:广播网络化广播曾经是最普及,受众面最广的传统媒体,而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广播在现今的社会生活中又逐渐迎来了它的第二春。现在已经出现了网络广播、数字音频广播等多种新形式。
为什么这一颇具历史感的传播媒介会在网络时代再次焕发出生命力?首先,广播具有易接收、成本低、针对性强等特点。由于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分工愈加明细的社会结构,受众群体的细分也越来越明显。针对这一特点,广播进行了分众化的处理,可以在这个高速运转的时代适应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其次,由于技术的不断革新,小功率、多布点的小调频广播开始展现出其特有的长处。现在广东等省市已经建立了健康咨询、股市咨询等多家小调频广播电台。
网络时代受众的细分和科技的进步让广播抓住了进一步发展的契机,而我国正处于数字化广播技术发展的初始阶段,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起步之初就积极建立规划管理机构,为数字化广播技术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降低相关设备的价格,同时引导业界白发有序地进行宣传活动,在充分吸引老年人这一收听广播最多群体的基础之上,让更多的受众了解,从而能够更主动地使用这一媒介,提供更适合国人的广播节目。
四、第四媒体:数字化报纸的兴起据全球报纸协会提供的报告,报纸发行量的不断减少,是时代发展的总趋势。20世纪60年代,80%的美国人每天阅读一份报纸,而现在读报的人数不到当时的一半。菲利普·梅耶在《正在消失的报纸:拯救信息时代的报业》一书中说,按照这种趋势,2040年4月全球将会无人阅读报纸。而在中国,“报纸的冬天”也已经来临,互联网正逐渐取代报纸的地位。
然而,已经兴盛百年的报纸,真的会在新兴媒体的竞争中完全消失吗?我们不要忘了,当电视诞生的时候,人们普遍预言广播会消失,但是广播仍然在继续发展着,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因此,对于菲利普·迈耶的预测,我们也可以持怀疑的态度。
不可否认,报纸的受众群体正越来越多地被网络和电视所吸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购买力的增强,广大学生群体已经开始逐渐放弃报纸,转而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面对新兴媒体的强大攻势,自2O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报业也开始逐步开展必要的行业改革,于是数字化报纸应运而生。
数字化报纸包括电子报纸、手机报等形式。
《解放日报》已于2006年4月14日推出了我国第一张电子报纸,电子报纸阅读器则像一本小册子一样轻盈小巧,便于随身携带。而手机报则逐渐成为一种更流行的媒介,《浙江手机报》就是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浙江在线网站和浙江移动联合创办的。
目前,数字化报纸正在蓬勃的发展,各国的传统报业都已经开始发展数字化报纸的业务。从本质上看,数字化报纸实际上是将传统报纸和数字化技术结合的产物,外在表现为用互联网的方式来承载传统报纸版面。虽然在网络时代,众多新媒体和运作模式层出不穷,然而这并非意味着报纸的消亡,因为无论技术如何革新,媒体如何进化,文章的内容永远是传媒的核心,而报纸的新闻原创能力恰恰是很多网络时代的新媒体难以望其项背的,提供给受众的信息资源也是更值得信赖的。数字化报纸将传统报纸和数字化技术的优点兼收并蓄,以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为基础,积极对报纸进行数字化改革,走出一条更为受众所接受也更具有生命力的发展道路。
五、结语在网络时代,大众传播正向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交互传播方向发展。以手机多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介,正以其便捷而充满活力的优点,引导着媒介的发展方向。然而新兴媒介的主体隐匿性、自由性强等特点也带来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内容分散、多元复杂的舆论生态丛林里,一些虚假有害信息,借着新兴媒体传播快捷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公众视听,甚至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中国作为互联网的后发国家,其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不仅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也超过发展中国家,中国现今已拥有最庞大的新媒体虚拟空间,因此如何规避新兴媒介的风险成为了最重要的时代性课题。首先,有必要加大“绿色上网”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力促新兴媒介的使用者遵守基本的社会公德,发布真实合法的信息,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使新兴媒体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其次,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防范、监督措施,根据新兴媒介的基本属性和运行规律,进一步加强为新兴媒介立法,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法律保障体系,为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发展营造健康良好的外部环境。最后,强化行业自律,规范行业以及公众信息发送行为,在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引导下,制定新兴媒体自律公约,以规范化的手段净化媒介环境,贯彻“谁经营,谁接人,谁负责”的原则,强化公众以及媒体行业的自律意识,保持新兴媒体的健康发展。
本文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文章NEWS
- •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在大数据时代的服务
- •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整理和数字化方面
- •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面纱》翻译的分析
- • 论文写作面临的九大拦路虎
- • 什么是有效论文?
- • 论文修改的内容和范围介绍
- • 稿件内容规范要求
- • 论著是什么?
- • 学术期刊规范化的问题
- • 避免医学论文抄袭的基本要求
推荐期刊Tui Jian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Pedosp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