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综合论文写作指导

中国一东盟进出口贸易的出口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是一篇专业的经济论文,主要是关于中国一东盟进出口贸易的出口影响因素研究,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一、中国一东盟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分析海关总署5月15日发布2012年1—5月份中国对外贸易情况,2012年1—5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ll67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增速较上年放缓)。其中,进口总额5739亿美元,出口总额5932亿美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5.1%和6.9%。受金融危机和日本2011年地震的影响,2012年中国对日出口出现负增长。与日本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对东盟的进出口总额分别实现10.9%和6.7%的增长。东盟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继欧盟和美国后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新加坡成为中国第十大出口国,2012年1—4月累计出口.8亿美元(-)外贸依存度分析外贸依存度(Degreeofdependenceonfor—eigntrade,简称DDFT)可用一国的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表示,它是衡量一国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外贸依存度越高,与国际市场的进出口贸易也会越频繁。东盟地区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高于世界及亚洲的平均水平,是全球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经济体之一,这也为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往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贸易增长速度分析至2011年为止,东盟共有10个国家,包括南方6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文莱)和北方4国(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南方6国由于各种地理因素及政策因素等原因,与北方4国相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对外开放程度也较高。其中,马来西亚向中国出口额最大(见图1),至2010年底,其中中国从马来西亚进口额达到了504.46亿美元,从东盟南6国进口总额达到了1460.55亿美元,占中国进口总额的1O.46%。总体来说,2000-2010年,不管是向东盟南方6国进口金额还是向北方4国进口金额均在上升(见图2)。其中,北4国中,中国向越南进口最多,从2000年的9.29亿美元到2010年的69.84亿美元,增长了6.5倍。在中国向东盟1O国的出口往来中,可以发现,自2000年来,新加坡一直是中国对东盟的第一大出口国,出口金额从2000年的57.61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323.47亿美元,增长了4.62倍。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再加上我国政府提出的“扩大内需”政策影响,2009年中国向东盟出口额均出现下降趋势。到2010年,经济逐渐好转,再加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成,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的刺激,中国对东盟的出口额全面复苏。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南6国之一的文莱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相比其他5国明显偏低,但是,2010年的出口增长率出现了剧增,而向其他9国的出口年增长率均在2O一3O%之间波动。

  (三)产业内贸易分析中国一东盟自贸区拥有世界最大的区域市场(13亿人口+4.5亿人口),并且由于地理位置较近,运输成本大大降低,这为区域规模经济的实现提供了先天性的条件E引。但是,中国与东盟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基本处于同一层次也决定了如果不加以仔细研究,两者之间产业内贸易恶性竞争的可能性将非常大。比如,东盟与中国都为电子产品的出口大国,1999年前,东盟的电子产品出口总额占据东亚市场的首位,而自2000年起,中国电子产品的制造能力超过了东盟,跃居新加坡之前,成为东亚第一。尽管如此,中国一东盟开展产业内贸易仍有很大的空间。以机电产品为例,对中国和东盟国家来说均是主要出口产品,但出口的比较优势有所不同。中国进口至东盟的主要为电子元器件类产品,而出口至东盟的多为通用机械和电器。

  (四)出15%商品结构分析有学者通过研究中美和中国东盟的出口商品结构发现,中美之间以进料加工的贸易方式为主,而中国一东盟之间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通常加工贸易的两头在外,只收取少量加工费,利润率较低,因此中国一东盟之间的贸易方式较先进。

  在一般贸易方式下,相对于美国而言,中国出口到东盟的商品以机电、音像等科技含量较高的商品为主。而在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中国向东盟出口的产品虽然已经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技术含量仍然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出口所带来的超额利润有限。

  另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是,中国不仅成了世界最重要的低技术制造业出口国,还已经成为了世界最重要的高技术制造业出口国。到2006年,中国出口的高技术制成品占世界市场的份额达到了13.16%,略微超过了美国的12.5%,显着超过了日本的5.98%和德国的8.25%。这可能是由于在华外资企业的推动,中国所扮演的不过是高技术产品的组装加工角色。据《中国商务年鉴》及中国商务部外资司网站了解,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在1990年为44.O6%,到了2000年迅速增长到80.51%,至2006年更是达到了88.06%。这种“统计假象”表明,我国出口高技术产品的规模和市场份额都在迅速上升,但其出口的技术含量并没有增加,因此比较优势并未发生本质改变。

  有学者实证研究得出:在短期内,不管是出口低端产品还是高端产品,均能促进贸易国家经济发展。长期出口低端产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是递减的甚至会起到副作用;而高端产品的进、出口均能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

  二、中国一东盟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固定市场份额模型(ConstantMarketShareModel,简称CMS模型)可以用来反映一国进出口贸易变动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该模型相对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模型(RCA)和贸易竞争指数模型(TC)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从动态的角度更全面地反应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在研究货物贸易,尤其是农产品贸易中,该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也有学者用该模型研究中国对欧美市场出口影响因素进行分析l8]。而对于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进出口贸易研究,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是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模型[9]。但是,鲜有用固定市场份额模型来研究中国一东盟的进出口贸易。

  (一)模型的假设及构建CMS模型的基本假定:如果一国的某种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保持不变,那么随着时间的变化,一国在该市场中的份额应当保持不变。

  本文采用Jepma关于CMS的扩展模型,同时考虑到本研究的主要市场对象就是东盟1O国,因此在忽略了市场分布效应的前提下,借鉴马凌远、刘艺卓的模型,将出口增减的影响因素划分为进口需求效应、结构交叉效应和竞争力效应[]。

  先做如下假设:

  Ei(2)一Ei(1)一rEi(1)+(Ei(2)一Ei(1)一rEi(1))其中,E(1)表示在第一时期向东盟出口总额,E(2)表示在第一时期向东盟出口总额,Ei(1)表示在第一个时期第i类商品出口额,Ei(2)表示在第二个时期第i类商品出口额,r表示在两个时期内出口增长的百分比,ri表示在两个时期内第i类商品出口增长的百分比,Σ代表对第i类商品的出口额加总。

  对上式加总得到:

  E(2)一E(1)===ΣrEi(1)+Σ(Ei(2)一Ei(1)-rEi(1))===rE(1)+Σ(ri—r)E(1)+Σ(Ei(2)一Ei(1)一riEi(1))其中,第一部分rE(1)为市场规模效应,若假定在出口保持市场份额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东盟市场贸易规模的变化导致出口的变化。r<0时,意味着东盟贸易市场规模在变小,那么市场规模效应为负数;第二部分Σ(ri—r)E(1)是商品结构效应,假设我国出口的商品都集中在增长率高于东盟平均水平的商品组,那么ri—r>0即意味着出口商品结构因素对出口增长的影响是正相关的;第三部分Σ(Ei(2)一Ei(1)一riEi(1))是竞争效应。它可以用两个时期内出口变化总额减去市场规模效应和出口商品结构效应的净值表示。若为正数,表明产业竞争提高对出口增长有正效应。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本研究所使用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和海关总署网站公布数据。主要研究2000-2010年中国对东盟出口总额变化的动态影响因素。将时间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2002年)缓慢上升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向东盟的总出口额变化不大,从173.41亿美元到235.84亿美元。这段时期,中国刚加入WTO,对外贸易处于摸索阶段。第二阶段(2003-20O8年)快速上升阶段。

  出口总额从309.27亿美元到1143.17亿美元,增长了近2倍。第三阶段(2008-2009年)回落阶段,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再加上国内扩大内需政策的提出,中国向东盟出口额小幅减至2009年的1062.57亿美元。第四阶段(2009-2010年)恢复上升阶段。金融危机逐渐好转,再加上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成,有利地促进了中国向东盟的贸易出口总额,2010年达到1381.60亿美元(详见图5)。

  (三)模型测算结果与分析运用固定市场份额模型对数据进行计算整理得到:结果表明,尽管随着中国2000年加入WTO,以及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成,我国对东盟出口额迅速增加,但是出口的竞争效应显着下降,从第一阶段的44.32%到第四阶段的26.68%。同时,我们发现,在第一阶段时,中国的出口竞争效应还是非常显着的,在三种因素中居于首要地位,并超过市场规模效应的影响。

  在四个阶段中,商品结构效应提升显着,从第一阶段的22.45%上升到第四阶段的43.3O%。

  这与我国近年来一直提倡的转变经济结构、转变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等宏观政策有关,也说明了转变产业结构、发展结构这一政策初见成效。

  此外,市场规模效应在2000-2008年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而从2009年开始这一效应有所下降,从2008年的34.19%降到2010年的30.O2%。尤其是2010年下降幅度较大,这说明东盟市场规模的增加对我国的影响在变小。这可能与金融危机后我国政府大力推行的扩大内需政策有关,使得我国市场的内生性和自主陡更加强大。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第一,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逐渐转变,东盟正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最快的地区,我国应利用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有利契机,配合区内其他国家,制定好互利共赢的政策,这也可以作为中国摆脱欧美经济掣肘的一个突破点。

  第二,全面而客观地认识我国对外出口贸易中出现的高技术制造业出口国的“假象”,这可能是由于在华外资企业生产产品后再出口所推动的,我国制造企业出口产品的技术仍处于较低水平状态,因此对于民营科技自主创新企业的鼓励及培育,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政府经济政策上重点考虑的方面。

  第三,通过CMS模型分析得出,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前,我国对东盟的出口贸易中,市场规模效应仍占据相对重要地位,但是2008年以后,该效应的作用越来越小;相反,商品结构效应越来越凸显,已成为影响我国对东盟出口的最重要因素,这一方面表明我国“十一五”期间提出的转变经济结构政策已初见有效,另一方面也表明坚持这一政策是我国目前的不二选择。

  本文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