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综合论文写作指导

《高教探索》浅谈中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及课程设置

  一、目前中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生素质不高教育教学中具有能动性的两大主体无非是教师和学生,学生素质的高低对中职教育具有一定的影响。据有关报道,国外~ 些科技水平和制造业水平高度发达的国家里,读中等职业技工学校的学生中有许多是大学教授或专家的子女。而我国的教育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由于招生机制采取分流制,普通高中分数较职业高中或中专高,而且普通高中的学生可直接考入大学,中职院校的学生在进一步深造上则有一定的局限性,中职教育被看作是“次等教育”,这样使很大一部分初中生为了更好地发展前景把普通高中作为自己的第一选择,分数较低或有其他原因不能上普通高中才选择职高或是中专,只有很少比例的学生是因为真正想学习到一门技能、或者是出于理性思考而选择上中职院校。因此,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绝大部分在诸如基础知识的掌握、对知识的主动学习及认知能力上都相对较低,学习上存在知识的衔接困难,而且不自信,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差。

  (二)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教学中具有能动性的另一主体是教师,因此,师资力量的强弱对中职教育的发展也非常重要。2010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就曾指出,今后1O年,我国中职教育师资将有47万人的缺口,这一缺口是按当时我国中等教育的师生比1:16测算得出,如果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中提出的中职教育在校生2020年达到2350万人来算,这个缺口更大,将达50多万。但是由于中职教育被看作是“次等教育”,不论是在价值的认同上,还是在实际的待遇上都与普通教育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很多教师不愿去中职院校任职,致使近两年来中职教育的师资虽有所改善,但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师资结构不合理,生师比例较高,师资力量不足。

  (三)中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目前,我国企业对于中高级技术工人极度缺乏。职业院校则是培养中高级技术人员的主要阵地,尤其是中职教育,其首要目标就是“就业”,就是面向市场提供各类单位所需的人才。但中职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一方面在生源紧张、招生困难的情况下,很大一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为了吸引生源,组织毕业生进行升学考试,使很大一部分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对口考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学习,获取高一层次的学历教育,而只有小部分学生则离开学校开始就业,有重升学轻就业,向“升学教育”发展的偏向,这从根本卜|违背了职业教育首要目标就是“就业”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中职院校在人才的培养上不能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劳动者随时都有转岗的可能,这就导致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跟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在调整,而中职院校紧跟社会发展来调整人才的培养定位,不能针对企业的要求来培养人才,最终造成人才不能上岗。再有,现在的中职院校对职业教育的理解有所偏差,把职业教育看成是为“职业”而办的“教育”,于是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就业岗位的确定越来越窄,越来越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再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只要岗位或是工作内容稍有变动,学生就不能适应,其适应性越来越差。

  (四)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很多的中职院校在课程的设置上不合理,诸如开设的文化基础课较少、专业课程较多、内容涉及广泛、知识层面较深,且没有以社会需求为转移、专业课程调整不够灵活,不符合中职学校生源素质的特点,且由于过分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各学科之间有较强的独立性,同时每一学期的总学时数是一定的,在短时问内开设多门课程,使教师上课时对课程内容不能够非常详细的讲解,又由于学生整体生源素质不高,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再有就是课程的总体模块设置基本上是由彼此独立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组成,学科之问存在着知识的重叠,课程设置不能紧跟社会的发展,与企业生产相脱节,不能适应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实际岗位的需要。

  综上几点,不论是学生素质低下,还是师资力量薄弱,最终都会影响中职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的定位及课程的设置,因此,以下主要从人才培养定位及课程设置作浅要论述。

  二、明确中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究其本质是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其重点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而且与高等职业教育有着不同点,在职业教育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所谓技能型人才就是直接运用已有理论、设计所创造的技术成果,通过操作将其变成社会需求的产品或将其运用于服务业,其主要依赖熟练的职业操作技能。而高等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其重点是在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针对现在中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模糊的现状,应进一步调整、明确其人才培养定位。

  (一)重点培养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承担就业、升学的双重任务,一方面要为企业提供一线的技能人才,另一方面也有向高校输送合格新生的责任,但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能适应岗位变化要求、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也就是说两种责任中应以培养生产一线技术工人为重点,以向高校输送新生为辅,摆脱普通教育带给职业教育的影响,分清主次,从思想上强化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强的生产和工作一线所需的技能型人才,这样才能为我国的工业、制造业输送更多的技术人才,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适应市场变化,适当调整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向社会输送具有初中级别的技能人才,也就是说中职教育的毕业生大多数毕业后要走向工作岗位就业,而中职教育一般都是3年,在这3年中中职院校是按照已经制作好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进行教学培养,3年后为社会输送学生,但当前的社会发展较快,新生事物不断涌现,职业结构也一直处于变动之中,之前的人才培养定位可能已不完全适应当前市场的需要,因此,中职院校应根据学生在校期问市场的变化,需要借助相关理论进行职业分析,来适当调整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

  (三)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同时,注重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在当前中职教育实践中,如果知识、能力、素质三者间不能保持恰当的平衡,将导致人才综合素质的低下。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后其所具有的品质应该被企业单位所认可,应该有能力适应企业的工作岗位。而最近调查表明,在企业希望员工所拥有的能力中,专业技能并不在第一位,取而代之的则是良好的沟通能力、交际能力、适应能力及变通能力等等,因此,中职院校在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同时,必须满足岗位就业需要,还必须满足职业变动的需要,不仅培养学生基本的岗位职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在专业技能之外的职业素质及职业通用能力,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健全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三、改革调整中职教育课程设置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一般有以下几个模块:

  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但这几大模块课程应相互联系,有所衔接,其设置应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和企业对劳动力的实际需求相联系,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及未来的个人职业发展,对课程的设置进行调整。具体来讲有以下几方面:

  (一)为专业培养服务,夯实文化基础课就教育所传授知识的适用期来看,基础教育可用15年,普高教育可用10年,而职业教育只能用5年;中职学生都来自初中毕业生,其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应加强新生期对英语、语文以及数学等文化基础课的教育,力求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保证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拓宽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是在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中设置的一种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

  它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为了使学生适应相关专业、跨学科职业岗位和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新兴职业,适应职业岗位对于各种能力的要求,应以某一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为主线,拓宽专业基础课。

  (三)开设合适的选修课选修课是与本专业相近专业的相关课程、本专业的新兴课和人文素质课或专题讲座,为了适应学生个人自我爱好及个性发展的需要,拓宽学生知识的涉猎范围,就必须广泛开设选修课来满足学生的实际要求。具体来讲,选修课的设置要有超前性,瞄准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增加诸如就业与创业指导、公共关系、社交礼仪、普通话与口才、文字录入训练等相关的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以保证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四)以精技能为目的设置专业课程模块1.课程设置应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主在传统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偏重理论知识课程的设置,而忽视实训课,造成学生的动手能力弱,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胜任岗位的工作,因此,课程的设置最主要的还是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要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应结合市场实际需求,从分析岗位的职业能力人手,设置相关专业课,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删除过难、过繁、过深的教学内容,调整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

  2. 专业课程的设置要与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相结合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是衡量职业技能的标志性尺度,是许多行业上岗的入门证。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规定,要进一步推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

  由于职业教育就是培养专门的技能人才,尤其是中职教育的毕业生毕业之后就要就业,学生必须在学校学习期间取得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在中职院校设置专业课程时,应开设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课程。

  3.整合相关课程一方面,由于相关课程有交叉重复的内容,因此,在有限的教学学时里应压缩与专业相关性不大的课程,对可以并入专业课中的专业基础课进行整合,精简课程,将精简出来的课时放到专业实训课程中,以此来加强学生技能的锻炼。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技术不断更新,会有新课程需要开设或相关课程内容必须进行整合,应将那些在课程体系中过时的、陈旧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剔除、摈弃,融人新的因素。

  本文节选自《高教探索》的教育论文,感谢你的阅读1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