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综合论文写作指导

试论高校教学管理干部职业素养和岗位能力培养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化,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迎来了新挑战,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高校教学管理,顾名思义,就是运用一种方法和原理,按照某些规定,充分发挥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高校的教学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运用,以达到预期教育目标的行为。众所周知,人始终是管理活动中最关键的因素,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管理水平的优劣。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管理人员素质的竞争。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范畴很广,纵向上,上至校长、书记和分管校长,下至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和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横向上,既包括学校教务部门教学管理的各科室人员,也包括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本文简单地把教学管理干部归为中层教学管理干部(即学校教务部门和二级学院分管教学的处级干部)和基层教学管理干部(学校教务部门各科室和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的科长及科员)。
 
  一、目前各高校教学管理干部现状分析基于多方面条件的制约,与高校教师队伍相比,整个高校教学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相对比较滞后,普遍存在着如下问题。
 
  1.高校教学管理干部学历层次明显低于教师队伍一直以来我国高校都存在着“重教学,轻管理”
 
  的思想。多数高校相当重视教学、科研人才的引进,为了改善师资,制定了优厚的人才引进政策,大大增强了本校的师资力量。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日益得到重视,高校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稳步增长,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高级职称教师的数量逐渐得到补充。
 
  但是,高校教学管理干部队伍的学历结构却不容乐观。由于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不够重视,多数高校管理者认为教师和学生才是高校的主体,教学管理是为师生服务的,只有那些上不了讲台、做不了科研的人才去做管理工作,导致教学管理岗位上的高学历人员很少。尤其是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人员,调查结果以江苏省内某高校为例,多为学历不高,不能从事教学、科研的转岗人员或者是人才配偶、职工子弟等。多数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学历大部分都在本科及其以下,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学管理人员占的比重很低,低学历不仅限制了他们的学识,更限制了其视野,降低了其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而且,随着高校学生容量的进一步增加,他们承担的教学管理任务也越来越繁重,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他们的职业倦怠感,这会直接影响高校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
 
  2.高校教学管理干部中缺少一批精通现代管理的人才鉴于各高校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各大高校都加大财力、物力的投入,努力建设和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基本上每所高校都在着力培养一批学术造诣高深的学科带头人,而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中却缺乏一批既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又有较高管理水平且还能全身心投入管理工作的专职人才。
 
  目前,各高校为教学、科研出色的教师提供了绿色通道,在中层干部中积极选拔学术优秀的教师。
 
  高校中层教学管理者多数为双肩挑人员,专职的中层教学管理干部比较少。很多学术优秀、学历高、思维敏锐的教师开始走上教学管理岗位,但这些集行政管理、教学、科研数职于一身的双肩挑干部工作时往往以教学科研为主,对管理科学和管理规律等缺少系统的学习与培训。他们对管理工作投入的精力和热情不够,在日常工作中已经表现出了理论政策水平、领导艺术、宏观控制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同时,二级学院基层教学管理人员总体文化层次不高,知识结构单一,而且缺乏系统的教育管理理论学习,基本上整天陷于繁琐的行政事务性工作中,没有机会或很少有机会走出去锻炼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从中层教学管理者到基层教学管理人员,都缺少专职的精通现代管理的人才。基于这样的现状,高校管理者应着力培养一批既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又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专职教学管理人才来充实教学管理干部队伍,以提升高校教学管理的精益化和专业化。
 
  3.某些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个人水平偏低由于高校管理监督机制与竞争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个别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存在思想理论水平不高、创新能力较差、个人水平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要求不相匹配等现象。由于高校教学管理的日益现代化,很多工作需要借助于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手段,比如高校完全学分制的实行,这需要教学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同时,由于高校的跨国合作办学和学生交流,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英语或德语等基本的语言能力,才能更好地胜任教学管理工作。而实际上,真正从事基层教学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多为转岗或人才配偶、职工子弟等,他们不仅缺乏基本的管理理论知识和教学管理基本素质,而且也无法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无法具备外语语言能力,个人整体水平偏低,难以胜任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严重制约了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提高。
 
  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到高校的教学管理效率与创新能力,阻碍高校教学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内容二、高校教学管理干部职业素养和岗位能力的新形势对高校教学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作为教学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只有不断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树立服务观念、具备科学管理的能力,才能保证高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高校教学管理干部必须具备以下的职业素养和岗位能力。
 
  1.系统的教学管理知识为了使教学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教学管理人员要不断强化自己的教学管理知识,以求决策的科学化和方法化。同时,教学管理者还要积极吸纳国内外优秀的管理模式,不断总结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进而使教学管理知识系统化、整体化。
 
  另外,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管理工作,广大教学管理干部还需要不断获取诸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社会学、人际关系学、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方针等方面的相关学科知识。这些知识是教学管理干部队伍需要不断充实的基本内容,是其知识储备的必要补充。除了要掌握以上所说的两方面知识外,教学管理干部还需具备与时俱进的社会知识。社会在不断发展,教学管理干部队伍也要与时俱进,要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动向,了解社会发展潮流,分析社会的发展趋势,然后将其引入到工作中,力求使教学管理工作做到与时俱进。
 
  2. 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教学管理干部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品质,可以提高教学管理干部的思想境界,端正其工作态度,更好地投入教学管理工作。教学管理干部作为教学工作的管理者和组织者,首先应该了解和学习国家的教育;b-针政策,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自己身上肩负着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重任,才能在工作实践中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教师和学生。其次,培养教学管理干部具备:良的思想品德及政治修养对搞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责任感与事业心。教学管理工作做为教学的辅助,是一项幕后工作,教学管理干部的工作价值缺乏体现的机会,可以说,教学管理人员所从事的是一项看不到鲜花听不到掌声也没有人为之喝彩的工作岗位。在这种现状下,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这也是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基础。譬如,学校的招生宣传、新生入学注册、毕业资格审核等,每项具体工作涉及的基本数据都成千上万条,如果没有较强的责任心,很难保证采集基本数据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良好的服务意识。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处于为教学提供服务的辅助地位,教学管理干部的工作也是辅助性、服务性的“幕后英雄”的工作。没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指导自己的工作,教学管理干部可能只是在应付工作,这样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只有培养教学管理干部正确树立一种服务他人的角色意识,以教学为本,以服务师生为本,为师生发展和学校发展等做到热情、真诚的服务,并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才能为促进、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及时给予指导。
 
  3.多方面的能力培养组织管理能力。既然是教学管理干部,就应该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种类繁多、任务琐碎,教学管理人员要多谋善断,善于从多种方法中选出最佳的教学管理手段,并果断实施。
 
  因此,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最终达到提高整体教学管理质量的目的。
 
  协调控制能力。教学管理,是高校各项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与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甚至是校外都存在着某些特定的联系。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学管理干部,要学会合理协调各种关系,充分发挥各岗位人员的功能和作用,培养自己具备一定的协调控制能 力,才能更好地安排教学管理工作。
 
  开拓创新能力。高校的综合实力不仅体现在教学科研的开拓创新,更表现为教学管理队伍的开拓创新能力培养。不创新,就不会进步。固步自封,凭经验管理,教学管理水平永远不会得到提高。因此,高校教学管理干部绝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要善于结合自身的工作,出现新情况就研究新情况,出现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新问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新经验,提出新思路,以适应日益现代化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
 
  三、提高教学管理干部职业素养和岗位能力的研究x,l策教学管理干部,是高校管理队伍的核心力量,其素质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整个学校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有效使用。传统的教学管理干部机制,重使用,轻培养,很大程度上影响和限制了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和岗位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教学管理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
 
  1.改善教学管理干部队伍结构,提高整体水平客观地讲,高校教学管理干部承担着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尤其是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人员,他们的日常工作十分繁忙,缺乏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管理改革方面的深入研究,长此以往,管理工作处于低水平、低效率的简单循环之中。
 
  高校教学管理兼有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双重职能。教学管理应该融合刚性的行政管理和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理念,高校教学管理干部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才能,才能更好地从事这项工作。因为高校教职工属于高知识、高智能群体,且主体是教师,根据这一特点,高校管理者应该选拔优秀的教学管理人员来充实教学管理干部队伍。教学管理是一门科学,不能简单地认为教学管理是人人皆能胜任的事务性工作,高校管理者做好教学管理干部的选拔是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的关键,选拔任用责任心强、有一定管理能力和经验、热爱教学管理工作的优秀人才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努力建立一支学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高水平教学管理队伍,才能改变教学管理干部理论水平不高、素质参差不齐的局面。
 
  2.建立健全新的用人和考核机制传统的用人机制,能上不能下,管理几乎不承担任何风险,以至于某些管理者思想和习惯僵化,年龄老化,在工作中很难做到开拓创新。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对年轻的教学管理干部有着很好的示范意义。高校教学管理干部的选拔,也应坚持公正、公开的原则,对于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基层教学管理干部,应该努力为其发展创造机会,进行多方面培养;对于年龄偏大,各方面能力已经无法胜任教学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及时进行合理的安排调度。
 
  这样,才能保证高校教学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水平。  节。适时对教学管理干部进行“德、能、勤、绩”的综合评价,根据成绩奖勤罚懒、晋升降级,会无形中对他们形成压力,产生不断学习的动力和勇于创新创造的能力,使他们在超越自我中不断提高管理品质。
 
  我们要避免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干部的经验化管理,要积极制定相关的评价体系,对其岗位工作进行多方位考核,激励他们在工作中的创新。如果对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干部的工作一概而论,不进行考核评价,那教学管理将成为纯经验性管理,这支队伍的水平会停止不前甚或倒退。
 
  3.加强教学管理岗位培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高校应该制定合理的教学管理干部梯队培养规划,建立教学管理干部培训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他们有进修提高的机会。比如,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脱产定期培训以及到国内外高校参观、交流学习等方式、方法,从而达到开阔眼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目的。同时,也要为教学管理干部科研创新的机会,从精神和经费上鼓励他们进行教学管理方面的立项研究,让他们在工作实践中更有动力。
 
  此外,教学管理干部本身也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学习新知识,提高在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以及决策分析等方面的现代教育管理知识;注重决策判断能力、综合协调能力、现代化手段信息处理能力、公关表达(语言、外语)能力等的培养。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教学管理干部不仅需要驾轻就熟地处理日常事务,还需要能够站在教学、N-ti~的前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培养开拓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现代管理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新型的、具有挑战性和适应新世纪竞争的新一代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者。 综合能力的培养。
 
  4.协调好生产效益与实训效果的关系学校在实训基地建设时主要围绕教学性实训需要来建设,对生产性实训的定位不准、目标不清、主动服务社会的意识不强,对基地的技能考证、社会培训、技术服务和科技研发等功能开发不力,导致基地经济和社会效益不明显,不能实现真正的校企共赢,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企业方面注重的是生产效益,对实训的教学效果重视不够,对教学规律不了解,究其原因主要双方沟通不够,未能深入挖掘共赢的结合点。
 
  5.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的建设生产性实训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目前校内的教师理论水平较高,但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弱,要完成好实训教学任务以及生产任务,学校除配备专职教师外,还需聘请大量的企业技术骨干、生产一线管理者一起承担教学和管理T作,专兼结合,团队合作,共同完成。由于建设行业的工作特点,普遍存在企业技术能力很难安排时间进行兼职,因此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兼职师资库的建设。
 
  六、结语根据教高1-2006316号文件的精神要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因此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当前实训教学改革的要求。做好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各高职院校需要深入理解生产性实训的内涵,结合各自办学的专业特点,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不断探索和实践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以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本文是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的教育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