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综合论文写作指导

教育论文范文: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高中德育改革

  一、当前高中德育面临的新情况
 
  (一)德育对象方面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随着自身生理与心理发育的目渐成熟,进入到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中学生的各种身体机能都已经接近或达到了成人的水平,特别是性的发育和目渐成熟大大增强了学生们的“成人感”。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成长还未彻底成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尚需磨砺,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高中阶段学生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学生们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能力已经达到成人的标准,希望向家长、学校和社会要求成人的待遇和地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高中生希望与家长和老师形成平等的对话关系。另一方面。由于人的心理成熟往往滞后于生理的发育,高中阶段学生的实际心理发展水平与成人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社会经验等都处于半成熟状态。这种成人感与半成熟状态之间的矛盾使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强烈的独立意识作用下比较反感简单的说教与束缚,极易产生对教育者甚至是对社会的抗拒与叛逆。
 
  (二)德育内容方面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学习能力、判断能力的增强,与小学、初中阶段的学生“尽信书”不同,他们逐渐出现了对书本内容进行质疑、热衷验证的倾向。因此,现行德育课本上的一些纯粹理论化的知识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甚至会由于理论过于枯燥而引起他们的反感。在我们对山东省某高中三个年级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中发现,认为目前德育课程内容生动、有吸引力的不足20%;认为自己接触的各种现实生活实例对自己的心灵、观念影响更加深刻的占到了60%。调查还发现,高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比小学、初中生更加多元化的道德诉求需要满足,但当前的德育内容设置很显然没有很好的做到“有的放矢”。
 
  比如,认为学校德育课程能够很好的解决自己道德困惑的人数只有23%。
 
  二、当前高中德育实践对“以人为本”理念的疏离
 
  (一)德育课程的考核标准与“以人为本”理念失知高中新课程改革对德育提出的总目标就是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从以上目标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新课程改革对德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以人为本”的。是以全面提升人的道德素质,实现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但对人道德水平的评价很难有一个量化的指标;再加上升学压力的影响,各个学校对德育课程的考核大多采取的是与其它学科一样的笔试形式,很难做到全面评价学生的真实道德水平。
 
  (二)德育教学内容的设置与“以人为本”理念脱节德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是直接影响德育课程吸引力,进而影响德育效果的重要环节。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存在着多元挑战的时代、我国也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关键时期,人们在道德领域中遇到了许多新问题、新困境,也就是说,高中学生对德育有了更多元化的诉求。笔者调查发现,当前高中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以理论化、规范化见长,而实践性、可操作性相对较差。比如,在对集体主义进行讲授时存在着将重义轻利;重公轻私;重理轻欲绝对化的倾向,而对如何尊重、保护人们合理个人诉求的内容相对不足。同时,在现行的教学内容中,案例教学、讨论话题等部分设置较少,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教学印象。当前的德育教学实践已经证明,传统的德育内容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人们对德育的诉求,在新的时代发展趋势下对其进行与时俱进的扬弃势在必行。
 
  (三)德育教学过程对受教育者的定位忽视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德育是人们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是人类所从事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其最根本的“特殊性”在于它所改造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了较强的主观能动意识和能力,是具有主体性的特殊客体。因此,在高中阶段的德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可能要求广大的高中生只是消极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施教,这是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漠视,是典型的对“以人为本”理念的疏离。长期以来,高中传统的德育模式将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即师生)明确分割为对立的两方,德育过程由教师完全主导,这种情况很容易使教师渐渐形成高高在上的自我定位,将自己变成了机械的说教者;另一方面,日趋走向成熟的高中生们的主体意识长期被忽视,在德育过程中只能居于服从者的地位,最终导致完整人格的缺失和个陛的扭曲。
 
  三、“以人为本”理念在新时期德育改革中的贯彻与运用

  (一)德育课程考核机制应“以人为本”,有助于培养“和谐人”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人不是单纯的自然人、更不是“经济人”,而是拥有和谐特征的“和谐”人。所谓“和谐”人,就是实现了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高中学生已经有了相当的思考、逻辑分析能力,再加上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们有了更多关注社会、关心环境等现实问题的热情和机会,希望现代的高中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对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不负责任的表现。要想在高中德育教学中实现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目标,现行的德育课程考核体系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
 
  过去用一份试卷来判定一个学生道德水平的模式必须改变,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完全可以细化为多个部分,比如,道德理论(以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考察为主);道德素养(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道德实践(考察学生在校、在家、在社会实践中的综合表现)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评价的人不应仅限定为德育课的任课老师,可以运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结合的评价体系。
 
  (二)德育教学内容应“以人为本”,关注人们的道德诉求,做到有的放矢目前,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巨大的社会转型冲击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带来了整个社会道德观念的巨大变化。正处于身心尚不完全成熟阶段的当代高中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许多道德困惑,而当前高中德育内容体系“重物轻人”、“宽泛高难”、“重公德轻私德” 的弊端使其与学生们现实的道德诉求渐行渐远,逐渐失去了自身的吸引力,严重影响了德育教学效果。在调查中,认为在高中德育内容中应该加入生态伦理、性伦理、网络伦理内容的学生分别占到受测学生数的68%;26%;59%。由此可见,学生们对高中德育教学内容的期望绝不再仅仅是空洞、机械的理论说教。而是能让他们自愿接受并自觉遵循的可操作性规范,进而指导他们有针对性的解决道德困扰。
 
  (三)德育教学过程应“以人为本”。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德育实效性高中德育教学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师生之间协同配合才能完成的互动过程,双方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充分发挥将直接提升德育教学的整体效果。一直以来,在我国高中德育模式中学生仍被简单、机械的看作需要教育.甚至是进行改造的对象,学生的个体意识往往在一定程度上被压制,个体的独立性、能动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发挥。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强调主体自觉、主体能动的时代,当代的高中生也有着与其前辈相比特别强烈的希望被认同的愿望。这样的现实,要求我们在高中德育教学改革中必须贯彻、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
 
  具体而言:承认高中德育教学活动的对象——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以此作为我们对广大高中生予以定位、发挥其主体性的基础性原则。充分尊重师生双方的平等地位,保障他们拥有平等的话语权。运用现代的通讯和网络技术为师生双方提供自由沟通的交流平台,通过师生双方的充分互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从而达到催发教师创造性和改变学生在德育教学中被动、盲目状态的双重目的。
 
  本文是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的教育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