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综合论文写作指导

理解式球类教学模式研究

  传统的球类项目教学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以技能操练为主,很少安排游戏比赛。当学生有机会置身于运动场景中时,他们不能做出恰当的决策,也很难将习得的技能运用到游戏比赛中。作为体育课程的一种发展性取向,理解式球类教学(TGFU)课程关注类似的、相关的球类项目共有的本质结构,能使学生看到所练习的各项技能之间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愉快体验;学生通过一个项目基本特征的学习,可以举一反三,同类迁移。不管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还是一种课程模式,理解式球类教学都为教授球类项目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实施方法。
 
  一、理解式球类教学的意涵传统上,球类运动项目都是基于技能掌握的观点来教学的,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规划都围绕学生须掌握的技能展开。
 
  遵照这种传统教学取向的教师在课堂上经常只会安排极少甚至根本没有教学比赛供学生玩耍,而代之以一系列的技能操练,以达到提高学生技术表现的目的。传统的球类课程安排,往往是在技能练习课之后,学生熟练掌握了该项目的各种技能,才继之以教学比赛;而球类课程的评价,也主要以个别技能的技评和达标为主。并不对学生在球类运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这样的安排是基于这么一个假设:封闭的环境中练习而来的熟练技能将会自然迁移到真实的球类比赛中。
 
  针对这样的假设。反思传统的以技能操练为主的球类项目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技能教学中教师在以下两方面存在着问题:一是球类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二是改善学生在运动中的表现。具体包括学生参与技能练习的动机不足;当学生有机会置身于运动、游戏、比赛的场景中时。他们不能做出恰当的决策;不能将习得的技能运用于运动、游戏、比赛之中等。
 
  传统的球类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这些问题,在其它国家的体育教学中也同样存在。通过大量的观察和讨论,英国人Bunker和Thorpe确信用新途径取代传统的球类项目教学模式的必要性。这种新途径应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运动情境中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法上,强调从比赛战术的认知出发,促进学生学习比赛中的战术与技能,进而理解该运动项目的本质,培养学生在各种球类运动比赛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做决定的能力,提升比赛表现这一新模式被称为理解式球类教学(teaching games for understanding,TGFU),它开始主要是为中学的体育教育开发的,后来体现在Griffin、Mitchell和Ostin编写的教材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目近几年在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巳广泛应用其理念于体育教学上.并且。这一模式也推广到了小学。删而香港、台湾分别于1994年与2002年引进这种体育教学模式,目前已成为两地体育课程中球类项目教学的新趋势。
 
  二、理解式球类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理解式球类教学模式作为选择、编排课程内容的一种方法。也可称为策略性游戏教学模式。它是基于Bunker和Thorpe最初开发的TGFU模式以及Almond的球类运动项目分类体系开发而成。
 
  (一)最初的TGFU 模式Bunker和Thorpe最初设计的TGFU模式如图1所示。目这一模式包含了一个运动项目(游戏)教学的基本形式,展现了在问题解决情境中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课场景,这一模式分为6个步骤。一节课开始于游戏而不是重复的技能练习(第一步)。这种开场游戏不同于正规比赛的球类运动项目,它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对正规的竞技比赛项目作一些改动。以向学生展现问题,这些改动包括规则的变动,如器材的替代、组队大小、活动场地的调整等。学生开始理解,是做了变动以呈现问题的游戏规则规定了游戏的玩法(第2步)。他们意识到必须使用一些策略(怎样应付游戏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才能成功进行游戏第3步)。这就要求学生在游戏中出现问题时思考对“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决定(第4步)。在这里,技能练习的意义得以体现,因为策略问题(做什么)的解决方法通常是在游戏技能或运动的形式中被发现的(第5步)。在课程所要求的技能得到训练,而学生也意识到这项技能的必要性之后,一节课就可以以游戏比赛结束,终场游戏的目的是确定作为技能练习的结果,学生技能表现水平提高的程度(第6步)。
 
  (二)球类运动项目分类体系球类运动项目的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彩,我们没有能力和条件、也不可能在时间有限的学校体育课程中,逐项介绍所有的运动项目。但很多运动项目都有共同的运动模式和策略要素,因此,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迁移问题就显得相当重要了。也就是说,虽然有些球类运动项目表面上看起来不一样,解决问题所需技能的性质不同.应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也有所区别。
 
  但实际上要解决的问题却是共通的。1986年,Almond提出了一个球类运动项目的分类体系.将所有球类项目归为四类:对抗类、隔网 墙类、击打类、靶的类。 迁移是Almond开发的球类项目分类体系的基础概念,这一体系经过修改后的形式如表1所示。对抗类项目中,篮球和手球、足球和曲棍球,就如何有效地进球得分和防止对手进球得分来说。这些运动项目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而无论篮球还是手球、足球还是曲棍球,对新手来说,主要的运动模式和策略都是通过控球射门(或投篮)从而得分,同时进行防卫,团队必须防守空当、守住球门,以阻止对方进球。羽毛球、网球和壁球的策略也是相近的,所以它们可以被归为隔网类/对墙类游戏。同样,击打类游戏和靶的类游戏也共有类似的规则和策略。三、理解式球类教学的设计框架从内容选择和组织顺序的角度来说,明确各种球类运动项目的相似点,对于TGFU课程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教师是教几个还是只教一个特定的球类项目,该模式都能为建构球类运动教学的策略框架提供建议,并能确定游戏的复杂程度以利于对教学的范围和顺序进行设计。
 
  在Bunker和Thorpe最初设计的TGFU模式的基础上,笔者基于以问题为本的学习(PBL)理论。对这一模式进行了处理,使它更易于理解,最终以课程计划框架的形式呈现出来,如表2所示。这一设计框架呈现了一节课的计划的主要内容,所列出的问题则是供教师思考的要点。对有些教师来说。这一设计形式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它始于游戏,基于问题进行学习。
 
  开场游戏凸显了待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学习者明白学习特定技能或活动才能解决这一问题,由此理解技能练习的价值。开场游戏设置了问题,技能练习解决问题(或者说为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然后在终场游戏中,学习者能够发现自己的解决方案(技能或运动)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问题。
 
  运用这一框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运动学习带来很多好处:(1)在游戏比赛上多花的时间能够增加学生的兴趣和愉快体验,学生不再需要问太多常规问题,比如“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开始玩游戏?”“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开始打比赛?”(2)这一方式能使学生看到他们练习的各项技能之间的联系.明白如何将这些技能运用到比赛情境中去。(3)在每节课上,学生学着理解技能练习的价值,明白学习这些技能的意义,开始是通过开场游戏和讨论展现技能练习的必要性。然后是通过终场游戏让学生将习得的技能运用并展现出来。这就创设了一个增强学生技能练习动机的环境。(4)学会一种球类运动的策略有助于学生有策略地学习类似的球类项目。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学会的“跑位”策略,可以体现在篮球场上;隔网类运动项目之间,如羽毛球、网球,在理解场地大小和利用空间进攻或防卫方面极易产生迁移作用。
 
  四、理解式球类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评价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解式球类教学的课程单元,还要有一个评价学生表现的部分。体育课堂上的学习评价应当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此,要求每节课记录一部分学生的表现水平,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并在最后一、二节课上当学生进行球类游戏的活动时。观察所有学生的表现水平。传统的球类教学中的评价,主要以个别技能的技评和达标为主,并不对学生在球类运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因此,判断学生参与球类游戏(比赛)表现水平的评价工具寥寥无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缺乏开发这样的评价工具的意识和技能,更何况在球类项目的游戏比赛情境中。是很难判定学生的打球意识的。技能表现是很容易观察的,而观察和度量球类项目中的比赛表现的关键成分(如,做出决策)是很困难的。例如,运动中要求的合理的动作选择或适当的选位等,是很难观察和衡量的。有一种可利用的评价工具叫做游戏表现评价工具(Gam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Instrument,GPAI)。帮助教师能够通过一些关键成分来评价学生在球类(游戏)比赛中的表现,包括1.返回基本位置(在技能执行之间,球员回到原来的位置或适当的地点)2.做出决策(比赛中控球时对于做什么做出适当的决定)3.技能的执行(有效率表现出所选定采用的动作技能)4.对持球队友的支持接应(移动至适当的位置准备接应队友的传球)5.盯防对手(适当盯人或防守一名控球或未控球的对手)6.补位配合(提供适当的防御性的补位支持,在队友防守对方队员时的掩护,协助队友防守)7.调整比赛节奏、位置(比赛进行中,进攻或防守时,调整适当的位置或比赛节奏)一般而言,小学隔网类/对墙类项目的游戏单元仅仅关注上面球类(游戏)表现关键成分的前3个。使用GPAI,教师可以为所期望的学生表现制定一个评价标准。并基于这个标准来记录学生的表现。表4是一个针对隔网类/对墙类游戏的观察用表的实例。是基于GPAI强调的前三个游戏表现评价特征开发而成。教师可以基于GPAI的其它游戏表现特征开发出对抗类项目、击打类项目、靶的类项目的游戏表现评价工具。
 
  采用理解式球类教学(TGFU)课程模式。会使教师的教育思想和专业行为呈现一种范式的转变。实施理解式球类教学,关注的是类似的、相关的运动项目的运动模式,这是这类运动项目共有的本质结构,学生通过一个运动项目学习基本特征,理解了它,可以举一反三,迁移到同类项目的实践中,真正体现“为理解而教”、“为迁移而教”、“少教而多学”。
 
  本文是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的教育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