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范文:新课程标准下上好数学活动课的思考
数学是一门科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数学这么多年,大家都认为数学很重要,可是也害怕数学。在很多人看来数学很抽象,脱离实际,现实生活中好像用不到,而数学课堂教学很枯燥,不是定理就是练习。2012年,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调整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创造性地开发并合理利用课程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教学活力。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数学课程安排上设置了“综合与实践”的环节,希望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通过这些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应该说,现在的教育强调素质教育越来越意识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综合与实践”的环节已经设置十年了,可为什么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往往置实践课于不顾,一味的灌输知识,让同学们感觉数学课是形式单一的灌输课呢?怎样让我们的数学课堂丰富多彩起来,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一、数学活动课的现状在教学参考课时安排中,“综合与实践”是有单独安排时间的,但是现实中“综合与实践”的课时却成了其他常规课程内容瓜分的对象,老师们往往把这部分的课时挪为他用,用到更多的题目训练中去。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自然觉得“综合与实践”课一点也不重要。偶有看到上“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往往也是为了公开课,老师们觉得比常规课更新鲜而为之。
部分老师对“综合与实践”课程不重视,觉得该部分内容零散无重点,没有比较明显的考试的定理概念等,习惯了灌输式教育,觉得让学生动手是浪费时间。
想上这部分内容的老师,他们在备课过程中会发现,很多材料不容易收集,以学习制作长方体包装盒为例,理论上很好找的材料盒子,现实中不一定那么容易找到,如正方体盒子。找到以后,为了能实现更好的数学探究,又最好是没有接缝的盒子。
由于缺乏相关的教具,要想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老师对学生动手的设计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这就使得老师的备课量比常规课要大。
再者,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是立刻就培养出来的,如果之前从来没有动手做探究的经历,学生们就会缺乏参与这种活动课所需要的规范,教师们往往得花很多的时问去维持活动课的秩序。而学生也不懂得怎么探究,吵吵闹闹中一节课就过去了,就真成了部分老师所认为的浪费时间。
因此,“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就这么恶性循环着,老师备课嫌麻烦,学生没有探究的经历,课程无序无收获,老师觉得是浪费时间。
二、上好数学活动课程的意义针对以上造成数学活动课没有开展好的原因,笔者认为要从源头抓起,作为主导的教师首先要有把活动课上好的意识。
上好数学活动课,教师要有很强的课堂控制能力。良好的课堂控制能力是一个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能上好数学活动课,是教师个人教学水平的一个直观检验。
上好数学活动课,要求老师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知识渊博的老师才能在数学活动课中,引导学生发现“综合与实践”中蕴含着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奥秘。能上好数学活动课,是教师个人学识的一个直观检验。
上好数学活动课,与阶段性考试并无矛盾。数学活动课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作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通过亲自动手能够理解一些死记硬背难以吃透的知识,有个直观的载体,数学就不再那么抽象。以我们中考来说,除了前面的常规题,最后两道综合题,就是考察学生自身的动手分析、探究作图的能力。
上好数学活动课,可以增加学生数学学习的乐趣。对于刚刚升人中学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初中的学习还是十分向往的。为学生营造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自己动手学习数学知识,让他们感受到数学课程的有趣,体会到数学知识还是很有用的,对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热情与积极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数学活动课还可以给学生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教师的赞扬可以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综上所述,我们很有必要上好数学活动课。
三、怎样上好数学活动课一节课只有45分钟,要在45分钟内,让四五十名学生动手且有所收获,课堂必须是有序的。要想学生“训练有素”,平时就要经常强调学生活动课的课堂规范,培养学生上课的良好秩序。将班级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根据数学水平的高低梯度搭配,并推荐组长。由组长负责给组员发放相关材料。每次上活动课都这么组合,确定有序的模式。
活动课的开展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1、活动内容的选择以七年级上册课题“学习制作长方体包装盒”
为例,这个课题比较切合生活实际,选择这个课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知识。在选择好活动内容后,就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安排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对于刚刚升入初中不久的同学来说,准备工作的安排应该是具体细致的。比如搜集生活中的各类包装盒,要说清个数(考虑到自己观察的需要,以及小组汇总,我让他们每人准备两个盒子),并明确告知他们搜集什么盒子是符合要求的,比如药品的纸盒、牙膏肥皂的纸盒、盒装牛奶空盒等;准备好小刀、剪刀、浆糊、硬卡纸等。另外,老师的教具准备,也需要思考。在这节活动课中,为了拓展探究正方体的展开图,因在现实生活中正方体的盒子是不常见的,又因要反复讨论多种不同情况,所以一两个盒子是不够的。老师在教具不足的情况下,就得创造性的去挖掘教具,经过思考,我想到了利用购买的正方形的塑料插片积木来连接出正方体的展开图,设计探究问题。
2、活动课的展开活动课的展开主要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动手探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目的性,我跟同学们说“新年快到了,要送礼物了,没有合适的包装盒,你能自己做一个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下怎么制作包装盒。老师将用做得最好的包装盒,装上礼物送给这个小组的同学。”有了学习的目的,还有做得好的奖励,同学们一下子兴致高涨。
活动课的展开过程是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的。
先是观察已搜集来的纸盒。将手头的纸盒展开,问大家长方体有几个面?你展开后的的纸盒有几个小区块?那些多出来的小区块是什么?我们先把一个纸盒的粘合处部分剪掉,剩下6个面,观察下有什么特点?
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同学们辨析清了,长方体的表面与实际物件展开表面的区别与联系。常见的纸盒都有个翻盖,这样展开后,基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上下两底面,中间是侧面展开的四个面。这虽然是展开图的一种,却是最重要的一种,对以后同学们学习三视图部分,将一个展开图还原成立体图形有很大的帮助。由于包装盒基本上长宽高各不相同,这样六个面的大小就有不同,很多同学观察出了相对的面所处的位置关系,明白了大小相同的面的排列顺序,以及每个面与原来的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为之后设计制作长方体盒子打下了基础。
接着动手做盒子。提示他们,先在卡纸上画六个面的图,再在卡纸上画出粘合部分,利用剪刀、浆糊等工具制作盒子。组内讨论互助,老师巡视指导。
这种动手剪纸的活动同学们都很喜欢,最难的在画图设计部分,认清长宽高,这对以后三视图的认识有很大帮助。不少同学做出来的盒子无法恰好闭合,这就让他们意识到了展开图中,各个面的长宽不是随意的,这个比我们直接跟他们讲解更有说服力。对同学们的良好表现,教师应在巡视中不断予以表扬。
课堂内容的延伸。举一反三,问学生“现在你能制作一个正方体的盒子吗?”因为正方体盒子长宽高都一样,设计图更好画,基本上想到的都是一四一的展开图。于是,让组长发放正方形塑料卡片插件,学生对我给出的教具十分新奇,忙不迭的动手拼插。连出一四一的模型,并让他们折叠起来,感受下是否可以折成一个正方形。变换一两个的位置呢?发现仍然可以。接下来考虑,其他的设计图可以折叠成正方形吗?短暂思考后告诉同学们,正方体展开图一般有一四一,一三二,二二二,三三,四种类型,让他们通过插片积木感受规律,在感受的过程中记忆。
3、活动总结活动课结束后要总结这节活动课程中同学们学到了哪些东西,对同学们的表现予以评价。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如何制作长方体,认识了长方体展开后各个面的大小与长方体长宽高的关系,还认识了正方体的几种展开图,对做得最好的小组予以表扬,并把最好的长方体作为礼物送给这个小组。同学们一片欢呼,一节课就在同学们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总之,从生活实际出发,有具体的问题情境,能让数学充满趣味不抽象。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他们的学习就会变得更有乐趣,老师的教学将会变得更加的顺利。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上好数学活动课,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对提高老师个人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专职教师,要将教育当成自己的事业去探究摸索,努力增强个人的专业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
本文是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的教育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我要分享到:
最新文章NEWS
- •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在大数据时代的服务
- •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整理和数字化方面
- •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面纱》翻译的分析
- • 论文写作面临的九大拦路虎
- • 什么是有效论文?
- • 论文修改的内容和范围介绍
- • 稿件内容规范要求
- • 论著是什么?
- • 学术期刊规范化的问题
- • 避免医学论文抄袭的基本要求
推荐期刊Tui Jian
-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 Pedosphere
-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