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综合论文写作指导

教育论文范文:中职生主要心理问题从心理咨询案例的角度分析

  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受到普遍重视,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职业教育界的一个共识。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成为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是当前中职学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中职生心理问题概述中职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5岁到18岁之间,正处于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皆迅速发育的时期。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的学生,情绪很容易波动,也是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易产生的一段时期。通过日常心理健康工作中的观察、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心理测试等,我们发现在校中职生心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悲观厌学。近些年来,中职生源质量不高,大部分进入到中职的学生,文化课成绩并不好,所以部分中职学生认为自己不如考上普通高中的同学,自卑感强,到中职念书只是为了学会一项技能以立足于社会,根本谈不上理想与抱负。厌学是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一些原本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常表现出厌学情绪。再加上中职学校有些专业课过难,难免会对一些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导致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甚至逃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的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
 
  例:小佳(化名)来到咨询室,虽然年轻靓丽但神情沮丧 她告诉老师不想在学校里呆下去了。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她都不感兴趣.并且投入时间也学不好,她想现在走出学校到社会工作.但是又担心自己无法找到一个好工作,对于自己的状态.她很苦恼。
 
  2、情绪消极。抑郁是一种消极的心境,是个体对自身过低评价所导致的情绪状态。情绪消极表现为:郁郁寡欢、表情呆板、情绪低落、忧郁沮丧;对周围事物兴趣索然,对前途悲观失望;自我评价低,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个体不能应对挫折或者长期处于难以适应的环境时都会形成抑郁倾向,对学习、生活都感到没有意义,导致夸大的无助感和失落感。
 
  以习得性无助的理论来解释的话,中职学生由于在与同龄人的共同学习活动中无法找到成就感,成绩总是无法到达理想的水平,在多次努力无效后,会得出自己是一个无能的人的消极结论,对学习、对理想与人生产生绝望的感觉。这种低落的情绪会给他们的生活及学习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学习毫无乐趣并且会带来挫败感。例:晓松向心理咨询的老师倾诉,自己很难过,没有朋友.成绩也不优秀.一边说一边擦着眼泪。以一个学生的标准来看.他衣着有些邋遢,头发也梳得不太整齐 谈话过程中.他把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好的事.都9-J因为自己不够优秀,例如长相不够好,家里比较穷所以交不到朋友.自己不努力,不懂事所以父母不喜欢 平时压抑的消极情绪.在咨询室得到一定的宣泄。
 
  3、自信心不足。自尊是指个体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是个体维持其心理平衡的精神防线和心理免疫系统。中职学生刚脱离家庭,开始学校的集体生活,学校生活的性质决定了同学之间不可避免地经常进行相互比较和评价。由于中职学生大多处在15至18岁,他们的判断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对外界的评价和议论十分敏感,情绪波动较大,对积极的、正面的评价容易接受;反之,对消极的评价和议论容易产生较强的情绪波动,或沮丧,或抵触,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使自尊水平下降,进而影响心理健康。对于未来,他们也觉得自己无从与受到高等教育的人相比。这些与他们在学校之外所受到的评价有极大的关系。
 
  学生自我否定,对自己能力、价值缺乏信心的自卑心理常使学生产生不良体验,自尊得不到满足,从而对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教师应以激励为主,表扬、肯定其优点,增强信心。
 
  例:阿平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普通的女生.她主动来找咨询老师,倾诉自己的苦恼:老师给阿平上台表现自己的机会,她很珍惜.但是又没法答应老师。因为她总担心自己做不好。从初中开始。她就一直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从不表现自己.对自己非常没有自信。进入职校,她想表现自己.但是自卑感又一直束缚着她 她来向心理老师咨询.如何让自己更自信一些。
 
  4、人际关系问题。中职学生的主要人际关系网络包括父母、同学和老师。通过观察可以看到,大多数学生与父母、同学和老师都能融洽相处,也有少数学生处理不好与他人的关系,一方面需要得到家长和班主任的关爱、关心和疏导帮助,另一方面从成因上分析,由于很多学生不懂得人际交往的技巧,遇到了冲突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中职生的年龄正处于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中的时期,他们需要在这个阶段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他们的自我概念的形成必定会引发许多疑惑,也极容易与人产生冲突。
 
  例:经班主任介绍,小莉(化名)来到咨询室,该同学在班级孤僻不合群.偶尔还会受到同学的欺负 小莉对咨询老师说。她在班级交不到朋友,别人都不喜欢她.她不知道怎样跟人交往。自己的成绩也不优秀.对于没有考上高中这件事,她一直耿耿于怀.情绪非常的低落.觉得学习没意思,做什么也提不起劲。
 
  5、放纵心理。中职学生由义务教育阶段转至职业教育阶段,有的学生由于自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并且在中职学习以后也不会有什么成就,而中职课程安排较为紧密,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很容易在学习方式巨大转变的情况下,做出逃跑的反应。中职的学习环境由于没有大型考试如中考和高考的压力,学生压力变小了,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没有那么严格,学生的放纵心理更容易出现。放纵心理导致的问题行为主要为学习态度消极,打架斗殴,玩乐无节制。
 
  例:小林觉得自己现在的朋友和以前的朋友产生了冲突.现在的朋友对她很好,经常一起吃喝.一起玩乐 以前的初中的朋友一起进入职校后.开学时关系还不错.但现在越来越疏远。于是就跟现在的朋友一起抽烟、喝酒甚至打架,对她来说,这些都是很新奇的事.同时和初中的同学关系的疏离让她又有很大的不安,她问老师:我是不是变成一个坏孩子了?
 
  6、过分依赖家长和老师。我国基础教育及中等教育大部分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依赖老师的引导和传授,家长负责学生的生活,学生需要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来进行学习和生活。进人中职后,家长和老师都把学生当作一个即将走人社会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个性不太独立的学生很难去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表现为生活适应的困难,也可称之为心理上的分离焦虑。作为青春期的学生,他们一方面要把自己与家庭、学校独立开,让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另一方面,这种独立又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不安全感,表现为情绪上的焦虑。这种焦虑越严重,学生在以往的生活中就越依赖家长及老师。
 
  例:小方不想住在学校.因为什么都要自己做很麻烦。并且处理好同学关系对他来说也很麻烦.以前在初中时,觉得和同学交往没什么困难.进入职校在和同学的全方位接触下.他跟同学产生了很多争吵.觉得自己在学校很难“舒服”的过下去 他想回家住.但是这又不符合学校的规定
 
  二、成因分析
 
  1、社会角度。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激烈的竞争和快节奏的生活已深深影响着校园内的学子,家长和老师都喜欢把自身感到的生活压力甚至生存困境转施予他们,学校也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智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子女的成就成为父母心理平衡的补养品,却成了学生心理失衡的诱发剂,使他们原本精彩的生活蒙上了血淋淋的生存压力,但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太多的不如意,积聚的失落诱发了学生心胸狭隘的失衡、压抑、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现代人处事以效率为先,都希望工作和学习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优的效果,所以现代人的心理压力比较大,学生在这样的社会教育环境下,从小就会有很大的压力感,他们怕自己做的不对,是没有效果的。所以在看到自己成绩不如别人的时候,很容易给自己贴标签:
 
  我是一个没有用的人。他们忽略了这样的事实,成绩并不是一切,成绩在比较下,一定会有人分数低,这不代表一个人全部的能力。
 
  2、文化角度。主要指的是传播媒介的负面影响,不健康的社会舆论和网络文化诱惑、腐蚀了他们的精神大厦。中职学生性发育提前但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却被网络里不健康的文化熏陶无疑是很危险的。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但是大多数中职生的网络行为都集中在网络娱乐上,不仅浪费了时间,还有可能给涉世不深的他们带来危险。网络上的信息标题醒目,夺人眼球,但是这些消息良莠不齐,一些被夸大、以偏概全,甚至对一些偏激的行为进行鼓励,这会对正在建立稳定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学生形成冲击。在网络上看到的色情信息、交友信息容易使学生走上歧途。
 
  3、家庭角度。对独生子女的溺爱使家长不能客观地给孩子指明目标,使孩子压力大增,同时相当一部分家长忽略了子女的平等观教育,让学生产生自我中心意识,优越感十足,从而不能正确看待自己,使其心理总不能与他人同等,不能正确对待错误。还有一些家庭的不幸、不和,也是直接导致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父母离异、重组后的家庭,以及父母外出打工,对于学生来讲,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反思以及可行措施中国几千年来的官本位思想,铸成几乎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白领而非蓝领,所以职校生并不是时代的佼佼者。对自己人生价值的不正确认识和社会风气中不良因素的影响,使不少职校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创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是通过对艰苦生活环境或艰苦劳动环境的体验和适应,加强学生耐挫能力的培养,磨砺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锤炼他们坚韧的品性和坚强的意志,形成主动应变、进取和健康的抗挫的良好心态。
 
  二是通过人、事、物的接触,体验劳动的价值与社会的意义,让学生逐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将自己融入社会、奉献社会的良好品德;通过了解社会的现实,激发忧患意识,增强社会的责任感和时代的使命感,并把美好的愿望与情感化为高尚的行为。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中职阶段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多发、易发阶段,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做好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是我们每个职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文是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的教育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