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综合论文写作指导

略论艺术院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架构

  “通识教育”的概念诞生在欧洲,形成在美国。20世纪以来,西方多国高校意识到:应当不断地强化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2O世纪90年代,通识教育逐渐进入中国高校课程改革的范畴,诸多高等院校依循西方通识教育的理念以及培养模式推行本科教学改革。如今,通识教育不再是新生事物,而成为中国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参照体系。与此同时,关于通识教育的研究也颇有建树,但对艺术院校通识教育进行专业化、专门化的研究并不多见。我们立足于吉林动画学院和吉林艺术学院的实际,探讨艺术类高校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并根据目标架构核心课程体系,以期能够为艺术生的科学培养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更多的可行性方案。
 
  一、“核心课程”理念的解读在美国和加拿大,通识教育十分流行。美国高校通识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哈佛大学推行的是“核心课程制”,芝加哥大学倡导的是“经典名著计划”,以哥仑比亚大学为代表开发出来的是一整套学生必读课程与教材。迄今为止,在众多通识教育的实践模式当中,“核心课程”是大家公认的最为有效的模式。就字面意思而言,“核心”是指事物最主要的部分,是其他部分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9世纪以前,大学课程就是核心课程,所有学生都上相同的课程和科目,称为“共同核心课程”。但因为内容过于刻板和僵化,遭到学生的反对,引发课程变革。通识教育中的“核心课程”,“是指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具有生成力的那部分,它与课程体系的其他部分存在着有机的、内在的联系。这里的‘生成力’是指对学生素质能力养成的推动力”。换句话说,核心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灵魂所在,是培养方案的重中之重。核心课程比人们通常认为的专业教育课程更为关键,是学生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其他课程都需要围绕核心课程进行,专业教育也并不例外。
 
  1943年,哈佛大学第23届校长康南特提出,把核心课程模式用于大学通识教育。1976年,哈佛大学推出了一项改革方案,提出了“核心课程制”。1984年,哈佛推出了核心课程,着眼点在于改革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五大类别:文学与艺术、历史研究、社会分析及推理、科学、外国文学” 。按规定,本科生在校期间必须修读32门课程,其中16门为专业课,8门为选修课,8门为“核心课程” 。学生修读核心课程,必须在所提供的五大类9个领域中的8个领域各选一门课。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哈佛核心课程体系不断得到完善,成为世界范围内通识课程的代表。核心课程内蕴着哈佛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哈佛的教育宗旨和理想一脉相承。在国内,复旦大学对通识教育的探索独具特色。目前,复旦大学设计出六大模块,来建构核心课程体系。“其主导原则是: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和单纯的‘知识视域’,从培养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一代新人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能够帮助其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的课程”。通识教育的着眼点是“人”的培养,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人格、促进自我解放,体现着教育的本质。核心课程的建立,作为整个课程体系的基础和灵魂,对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哈佛大学和复旦大学的核心课程体系对艺术院校推行通识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二、“核心课程”模式的适用性我国当前的高等艺术教育培养了大批的“艺术工匠”,却始终无法培养出具有全面文化素养和持续创新能力的“艺术大师”。因为艺术教育往往追求的是学科专业化培养,忽视了人才全面素质的养成。高等教育无论怎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对教育本然价值的追求不应改变,这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艺术类高校,都不应违背高等教育的初衷。艺术教育在追求学科专业个性化培养特点的同时,必须顾及培养“完整的人”的需求,这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是一致的。核心课程是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强调课程的内在生成力,有助于“完整的人”的培养目标的实现,是艺术院校推进通识教育的重要参考。对艺术院校而言,有效地利用学时和学分,针对当前生源的实际素质状况,调整现有课程框架,形成“核心课程架构”,实现核心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对接,实施系统、切实、深入的通识教育,提升艺术生的人文素质,是教学体系改革和重构的需要。
 
  2013年3月,课题组对吉林动画学院和吉林艺术学院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艺术院校大学生文化知识匮乏,人文、科学、艺术知识储备不尽如人意,知识结构碎片化,尤其欠缺社会学、法学、文史哲、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许多学生知识面狭窄,记忆模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差,理解社会、与社会的融合能力低,艺术素养不高。吉林动画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动漫、游戏领域的专业人才,要求创新能力强、艺术视野宽、综合修养高。调查结果所反映的现状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距甚远。再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发现,艺术院校学生具有鲜明的特点:思想活跃,但理想信念模糊不清;感性大于理性,心理素质较差;强调个性发展,集体主义精神薄弱。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艺术院校推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模式势在必行。在艺术院校推行核心课程模式,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融通,能够很大程度上弥补学生的知识缺欠,拓展视野,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同时,不能只侧重于某些学科的教育,还要注意课程结构的全面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必须打破学科之问、艺术门类之间、文理科之间的界限,站在宏观的角度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形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组成与架构:“核心课程”板块艺术院校通识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为基础,以民族文化的传承为重心。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完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首先,要合理地划分通识选修课程领域。综合各派观点,观照知识的三大领域,参考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设置模式,将艺术院校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划分为六个板块:
 
  传统文化与国学经典、哲学精髓与人生智慧、文明交融与全球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多元审美与艺术创新。如此划分,不是要向学生灌输各学科知识,而在于让学生通过这些课程了解自身,了解自身与社会、与自然的关联,明白如何面对自我、人生与社会。在打开视野的同时,懂得如何从不同门类、不同学科的知识中汲取生命和艺术的滋养。四、“能力”基点:“核心课程”架构对艺术院校的学生而言,核心课程是土壤、是源泉,离开了土壤和源泉,艺术设计和创作往往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核心课程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长久动力。以下从六大板块与相应的能力基点出发,逐一进行论述。
 
  (一)传统文化与国学经典21世纪的艺术生,对古老的传统资源,包括文字历史、古史典籍、人文精神等不甚了解,是非常可怜的。
 
  而在我们的调查中,的确存在这种状况。比如,被问及“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时,1l%的学生回答庄子,3.9%的学生回答韩非子。再比如,有18.9%的学生不知道岳飞是哪个朝代的人。这种状况令人担忧,亟需解决。“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艺术只有在自己民族的丰厚土壤中才能生根发芽。这一板块五门课程涵盖的内容,是中华文明得以扎根的土壤,埋藏着传统的基因,帮助学生体悟民族的古老智慧,涵养优雅不凡的气质,进入经典的殿堂,寻求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之道,通过思辨与探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在能力。
 
  (二)哲学精髓与人生智慧艺术与哲学虽然同属于精神世界的范畴,但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艺术是一种感性的体现,而哲学是理性的代表。艺术通过其特殊的形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哲学则是通过逻辑思维来表现。哲学在很多方面都影响着艺术的发展。不管哪种艺术形式,在创作过程中都会面临形式上或内容上的抉择,创作者要靠自身所具备的哲学思想来决定。比如,老庄哲学对古人艺术创作产生过较强的影响,今天的艺术创作者,也常常自觉地从老庄思想中获取灵感。当代美术大师吴冠中认为,“形式美、抽象美、笔墨”,这里的“0”,就是无,是老庄思想中“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无”。就这个层面而言,引导艺术生学习和领悟哲学,是重要而且必要的。
 
  这一板块的设置,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旨在引导学生思索、觉悟,理论上则中西并举、古今兼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创作观。
 
  (三)文明交融与全球视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各地区间的文化艺术交流越来越密切和频繁,相互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任何人都无法避开全球化的趋势。吉林动画学院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化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目前已与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产业公司进行了交流与合作,并成功地举办了六届由百位世界级专家参加的“国际动漫游戏论坛”。历史上,有创造性的民族文化都是在交流中发扬光大的。
 
  例如,古希腊文化,离不开与古埃及、古代两河流域文化的交流;汉唐文化,离不开经丝绸之路与中亚以至欧洲文化的接触。作为2l世纪的艺术生,闭门造车、坐井观天不足可取。这一板块的设置,旨在帮助艺术生增进对不同区域及国家的文明与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宏阔视野。
 
  (四)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科学与艺术始终都是交织在一起的,共同改变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
 
  例如,20世纪中期之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人工智能、虚拟技术以及声、光、电、磁等科研成果,迅速地影响和渗透到艺术领域之中,摄影技术从黑白、彩色到数码,电影也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从蒙太奇到三维动画特技等等”。2l世纪的科技发展,更是给艺术创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提供了更多表现的可能性与创新性。艺术院校学生要积极地体验和融人信息化、全球化的大潮,具备时代意识、创新意识,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另一方面,艺术院校学生的思维方式特点鲜明:形象思维出色,观察能力强,擅长想象和创造,但过于感性,易冲动,欠理性,忽视现实基础,需要在思维方式的培养上做弥补。这一板块的开设,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和训练之外,学习一些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方法和精神,具有更加宽广的思考空间和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五)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院校不仅要培养艺“匠”,更要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艺“人”,甚至是艺“师”,这是艺术院校通识教育的最终指向。大师的核心价值是什么?首先,要有非常健全的人格;其次,要有非常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很多人没能成为大师,并不是专业知识不够,而是没有这种胸怀,没有思维的前瞻性,没有文化和历史的眼光。
 
  深厚的人文关怀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无论是艺“匠”、艺“人”,还是艺“师”,都必须维护人的尊严,追求人的价值,关切人的命运。这些课程的设置有助于学生理解生态、生命与伦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启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
 
  (六)多元审美与艺术创新21世纪是知识裂变的时代,艺术在自觉的层面上步入了自由化的表现境界,各种艺术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向,一些艺术作品已经打破了门类的界限,很难用传统的观念进行划分。举例来说,好的动漫作品,造型、剧情和音乐都要到位,三者缺一不可,密切相关。如果单纯强调造型技术,剧情和音乐要素缺失,就会形成一条腿走路的状况,无法出产成功的作品。因此,要树立“大艺术”的观念。这一板块设置音乐、美术、影视、建筑五门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进行选择,加强跨领域研究和学习,在学科交叉中实现积累和沉淀,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提升艺术综合素养,进行艺术创新探索。这样的设置,也符合艺术审美的共性和通融性,尊重艺术学科的自身特点。
 
  核心课程“六大板块”的架构,是在充分尊重艺术学生个性的基础上,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艺术院校通识课程设置。随着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具体化、丰富化和体系化,核心课程体系将会被艺术类学生所接纳,这将极大地改善艺术教学重专业、轻素质的现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理念应当扎根于艺术类院校的课程体系中,以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艺术类生源综合文化素质偏低的现状,为培养出专业能力强、知识储备足、综合素养高的艺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是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的教育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