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综合论文写作指导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行为习惯特征及其成因解析

  笔者所在学校居于西北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受地理位置及辖区居民来源的影响,学校的学生主要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与普通的城市学生相比,这些学生有其特殊性。为了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早日融人和适应本地的普通基础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笔者在多年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调查。一方面以2008-2012年人读学校的1000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研究对象,采取宏、微观项目问卷调查,另一方面还对近200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行了家访式的抽样调查,并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期与学界共同探讨。
 
  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行为习惯特征行为习惯在客观上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限制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地域文化、所处环境的影响和不同文化、陌生环境的制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行为习惯具有如下特征。
 
  (一)生活行为习惯特征
 
  1.自由散漫,难以约束抽样调查显示,本研究的1000名研究对象中,89.4%的学生(文中所有数据均来源于问卷调查和家访抽样调查,下面不再一一注明)存在散漫、随意、我行我素的行为,对于师长的训诫或充耳不闻、或一笑了之;更有甚者,有18.5% 的学生(多为男生)认为每天被师长训诫为日常必需,大可不必留心。
 
  2.生活自理能力差,衣冠不整笔者调查结果显示,在进入城市3年以下、父母文化程度小学以下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普遍存在生活难以自理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丢三落四、不讲究个人卫生、做事磨蹭、经常迟到、不经常换洗衣服、红领巾佩戴不整齐,个别学生甚至一周不洗脸刷牙。
 
  3.生活不规律,饮食不科学时间观念淡漠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一个普遍的问题,不仅是上课时间,就连课间休息时亦多流连于操场、角落,不能按时进入教室。另外,有91.2%的调查对象不能科学饮食,不吃早餐及购买垃圾食品,半数以上的学生喜吃零食且偏食。
 
  (二)社会行为习惯特征
 
  1.礼貌不周,有自卑心理面对陌生的环境和缺失的养成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身处繁华的城市中普遍存在陌生、胆怯、多疑的心理特征,在强大的生活落差下形成明显的自卑感。具体表现为遇事畏缩,不敢出头;遇见师长普遍以羞涩和漠然处之,缺乏应有的礼貌,具有自闭心理。
 
  2.不善沟通,导致抱团现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因为礼仪不周和自信心缺失,以至于产生极大的沟通障碍,再加上语言方面的影响,有68.5% 的学生无法真正融人班集体,多形成以地域或家庭背景为划分依据的一个个内敛的小集团,虽有助于这些学生在自保的心理下增强自信,却严重影响了班级的团结。
 
  3.热爱劳动,热爱体育,热爱家人观察结果显示,80% 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热爱劳动、热爱体育,不怕脏、不怕累,受体格和H常环境的限制,对于学校的体育活动表现出十分热情,有强烈的竞技意识。但是,陌生感和安全感使得他们较之许多城市学生更加依恋和热爱家人。
 
  4.对城市又爱又怕,不敢大胆实践探索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城市中存在着一些隐患和被放大的犯罪行为,这些都无形中带给外来孩子巨大的安全隐患,使之在主观上划定出有限的生存空间,从而无法全方位、大范围地了解和探索城市。
 
  (三)学习行为特征
 
  1.学习缺乏主动性70%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对学习不感兴趣,缺少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作业抄袭现象严重。
 
  2.课外阅读较少,知识面较窄问卷调查显示,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缺少课外阅读的习惯,不善于使用工具书,以至造成知识面窄狭,这不利于他们沟通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3.不主动求教于老师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上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缺乏自主性和计划性,因为怯懦、羞涩而不主动求教于老师。
 
  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特征的成因分析
 
  (一)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响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度,在数千年男耕女织基础上以家庭为核心的农耕文明,形成了一个绵延而持久的以低效粗放农耕为经济基础的、以仁义道德为文化特质的家族自治型社会。经济上的粗放形成了自由、散漫、信天游的生产生活形态,听天由命,缺乏明确的目的目标,习惯于恬静安逸的生活,进取性较弱。仁义忠孝出于道德约束,而非出于内心的必然,其最终功效仅仅为维系家庭的工具。灾祸寇乱下的家族自保形成封闭的姓氏亲亲制,在此基础上的血亲家族又具有极强的排他性。因此,在人格行为上自然衍生出自私、狭隘、唯亲的自然特征。道教、儒教等本土意识形态的教化、迷信,进一步增强了人与社(土地神)、稷(谷神)实有的亲和力L1j。崇尚自然,崇尚本色,反对过分的人为和修饰,再加上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一方面对个人外在的卫生层面的仪容仪表不注意修饰;另一方面,对内在的审美层面的精神气态也不注重修养,形成整体卫生意识的淡漠。甚至在个别社群,将注重个人卫生被视为矫情,不为群众所崇尚。
 
  这些显性或隐性的文明惰性在潜移默化中最大限地影响着农村儿童的人格行为。
 
  (二)家庭的影响家庭是孩子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最重要场所,大人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前时期大多依祖辈生活,接受的是纯自然的散养式的教育,少有管束,造成儿童宽泛、慵懒、目的性不强、缺乏自律行为习惯。进入城市后,由于父母工作的流动性大,工作不稳定,文化素质低,居住环境差,再加上父母教育方法失当,导致儿童自卑、胆怯、封闭的心理,遇人遇事缺乏自信、怀疑、彷徨、甚至敌视。
 
  调查显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有与一般城镇居民同等生活条件的不足10% ;有45% 的家庭居住在简易棚户区域或城乡结合部,空间窄小,许多学生无独立学习空间;有32.4%的学生无课外读物,无法上网,导致许多学生在闲暇时只有借电视剧打发时间,在娱乐传媒中被愚化。这一切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儿童的隔膜和沟通障碍。
 
  (三)原就读学校的影响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了文化教育发展的不均  衡。问卷调查显示,有77.6% 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遍缺乏优质的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除识字、算术外,综合思考和想象力十分有限。
 
  不但知识面窄,而且在知识的衔接上也产生了一定的“断层”,短期内很难达到一个较理想的施教层次。再加方言的影响,原就读学校灌输式教育方式的潜化,导致学生不敢发言,不能主动参与,不能有效地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手段,严重地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迁入地的社会影响现代社会虽然城市展现出更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但是,没有彻底的无条件的自由和平等。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在短时期内缺乏享受城市文明的经济、知识、技能及文化心理方面的储备,在进入城市后往往会受到局限、排斥,甚至异化,加上高昂的生活成本又迫使他们选择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在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城市的无奈中苦守着。于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然也被边缘化,远离优质的社会文化资源,固步自封,难以逾越自己的阶级(经济基础上的自然分层)藩篱,并且自觉不自觉地对光怪陆离的城市文明产生了一定的戒备,保持相当的心理和现实距离。长此以往,积聚的自卑和敌意,又往往会演变为社会的破坏力量。学校有限的教育也只能保留在单纯的知识增益上,重要的德育往往被残酷的现实击得支离破碎。
 
  三、结语现代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对社会成员而言,教育和学习已突破了阶段性,向终生教育和终生学习演变,有限的学校教育已无法承载巨大的社会教育的全部。因此,重新审视、重新构建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内的现代教育的宏观架构和微观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它需要包括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者大胆创新、深入实践。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中国的命运正是包括千百万个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内的命运的聚合,所以,以矫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良行为习惯为发展的未来中国大教育,不能等闲视之,不能仅仅依仗学校有限的资源和空间,更需要社会的大参与、大关注。
 
  本文是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的教育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