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综合论文写作指导

教育论文民办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教育研究

  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水平影响着高等院校尤其是民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就业问题直接反映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到民办高校生存与发展。对于广大民办高校而言,只有毕业生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就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招生难的问题。因此,民办高校加强对学生的创业就业教育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办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内部因素
 
  1.学生。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民办高校学生的共同特点是入学成绩、基本素质与重点本科和一般本科的学生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对大学学习存在认识上的偏差,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后要从事专业工作,学习创业就业类课程是在“浪费时间”。另外,对于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由于没有资金、技术,没有经验、人脉,所以大部分毕业生都认为创业是很遥远的事情,民办高校学生尤其如此。
 
  民办高校学生在这些思想的支配下,很难认真接受创业就业教育,因此无法取得很好的效果。
 
  2.教师。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民办高校大多由学生辅导员和就业指导部门的行政人员承担创业就业类课程。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无法集中精力进行创业就业教育教学研究,讲授的内容以一些创业就业的成功案例为主,或者仅是简单提供一些就业信息等,教育层次相对较浅。专业课任课教师也可能在授课中涉及创业就业问题,但知识往往比较零碎,学生很难得到系统化的创业就业教育。
 
  3.学校。学校是影响毕业生创业就业教育质量的最根本的因素。民办高校由于性质特殊,在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教育活动中存在着以下的不足。首先,民办高校资金全部依靠学校自身解决,即使已经深刻认识到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重要性,但大多数民办高校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资金短缺的制约。其次,民办高校在待遇、工作强度以及社会认知程度上,与公办高校仍然存在巨大差距,这就导致民办高校很难引进高级职称师资,高级职称师资力量严重短缺。
 
  师资力量的不足加上资金的缺乏,使得民办高校管理者不得不把这些有限的资源用来解决最迫切的问题,而最终导致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教育被“边缘化”。
 
  再次,有相当部分民办高校是在高等、中等职业技校的基础上设立的,存在着传统的毕业生“技工”定位思想,以及与一些企业合作形成的对口“订单式”培养,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教育。
 
  (二)外部因素
 
  1.国家政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部门都已经深刻认识到毕业生创业就业的重要意义,相应地出台了许多支持性法律法规政策文件。2003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提出“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民办学校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银行、工商、税务等部门也分别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支持大学毕业生包括民办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正如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的一样,在校大学生对相关政策具体内容,尤其是具体操作了解甚少,使得政策实施效果大打折扣。2.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影响民办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特殊的教育体制,各类型企业、事业单位在招聘时对毕业生院校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公办、轻民办”“重名牌、轻一般”的思想,这在无形中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较大压力。
 
  3.公众认知。民办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及社会公信力普遍较低,且学生又多为中专、大专层次,社会上一些人认为民办学校毕业的学生整体素质低,其就业压力明显大于公办学校。这些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错误认知,也会对毕业生创业就业产生较大影响。
 
  二、完善民办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教育的若干建议
 
  (一)将创业就业教育纳入学生教育考核的全过程当前,大部分高校包括民办高校在内,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教育相对零散和片段化,有必要将创业就业教育纳入学生教育考核的全过程。通过合理地课程安排,突出其在大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性,使创业就业教育成为大学生完整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依据实际情况规定创业就业教育合格学分和考核实施细则。这样,学生从进人大学学习开始,直到毕业离校整个过程中都能够不断接受创业就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育,掌握必备的创业就业基本知识与技能,以此提高社会竞争力。
 
  (二)提高创业就业教育师资水平首先,加强民办高校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和创业就业教育师资力量。通过招聘择优录用优秀教师,不断充实创业就业教育师资力量,并重视培养创业就业教育骨干教师,这是搞好民办高校创业就业教育的根本保障。其次,实行灵活化教师教学管理制度,整合校内校外优势资源。允许民办高校教师在不同类型高校问任教,鼓励创业实践。同时,灵活采取聘任、兼职等方式多方挖掘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三)整合多方资源,提供广阔的创业就业教育的实践平台民办高校大多是由实体企业出资兴办的,背后一般都有实力雄厚的集团支撑,民办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资源,将高校丰富的教育资源与出资人主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产学研”的一体化,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创业就业教育实践平台。同时,部分条件成熟的民办高校,可以考虑专门划拨出相应经费和场所成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用于大学生创业实践锻炼,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热情。这样,在培养具有强烈创新精神和必需技能的创业型人才的同时,通过创业就业教育实践平台的锻炼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就业。
 
  (四)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的民办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政策支持体系一方面,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从政策层面创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完善民办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相关政策支持体系,制定科学的政策,积极鼓励、支持并帮助毕业生创业就业,扩大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支持范围。另一方面,民办高校在深刻认识毕业生创业就业教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创造条件,积极鼓励并引导大学生进行创业就业的实践尝试。
 
  (五)转变创业就业观念,营造良好的创业就业社会氛围首先要在高校范围内下大力宣传倡导创业就业教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民办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各种创业政策与创业制度,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同时要设立专门的创业就业管理机构,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创业支持和就业指导。就整个社会而言,要从舆论、行为等各个方面,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创业就业社会氛围,让大学生深刻体会创业就业的本质意义。要培养学生不甘失败、不畏挫折、勇于创业的精神。
 
  总之,民办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教育涉及广大社会组织、公众、政府相关部门、高校、教师和学生等多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将影响毕业生创业就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各方面必须有机结合,协调行动,才能使民办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教育活动收到应有的成效,从而不断提高民办高校的社会竞争力,最终促进民办高校健康持续发展。
 
  本文是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的教育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