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综合论文写作指导

新课标背景下数学学业质量评价方式的转变

  新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课程总目标做了调整,我们历来重视的“双基”被扩充为了“四基”,新增加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体现。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新课标还明确提出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旨在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这些变化都对学生的数学学业质量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评价体系也要作出相应的转变与新课标相适应。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受到成绩数据资源和评价技术的限制,我们所做的大多都是以选拔为目的的粗略评价,呈现给学校和学生的信息很有限,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检测、反馈和导向功能,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的作用也不明显。随着对学业质量评价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统计技术的进步和电子阅卷系统的广泛应用,转变评价观念和方式、建立更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一、从选拔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变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而现在的数学学业质量评价大多数是针对考试成绩的选拔性评价,考试成了筛选、排队的工具。以考试成绩代替学业成就,不仅不能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还会加深学生“分数独大”的想法,增加他们的课业负担。
 
  因此学业质量评价转变的关键在转变理念,其次才是技术和方法。
 
  新课标中增加的内容旨在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相应的我们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
 
  虽然中、高考的选拔功能不能动摇,但它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教师不能以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发展为目的的评价,可以改变单纯强调结果不关注发展变化的做法,它关注的是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程度,对学生来说更加公平。在实施评价时,还可以对部分学生采取“延迟评价”的方式,提供再次评价的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口],提升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从单一评价向多样化的评价转变从“双基”到“四基”,从“分析、解决问题”到“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新课标的改变要求我们摒弃过去的以分析考试成绩代替学业质量评价的做法,寻求综合性的、多样化的评价模式。数学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和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不是简单的量化可以评价的,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的问题情境使用书面测验、口头测验、开放式问题、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等方法,了解学生“四基”的掌握情况和数学素养、能力的发展情况。针对不同的方法,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记录表、评价表,用与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通过阶段性的记录观察学生的进步。
 
  除了教师评价和测试成绩评价,评价的主体也可以多元化,多元的评价主体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判断。可以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查。学生本人参与评价可以使他们在情感上从被动接受逐步转向主动参与,即使是教师没注意到的点滴进步,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肯定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家长参与评价可以用不同的视角观察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表现,而且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更加熟悉,可以捕捉到他们在学校不易显现的情感波动。为了不给学生增加格外的负担,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可以放在每学期结束后的假期进行。
 
  三、从简单、模糊评价向规范、科学评价转变我们一直沿用的终结性评价需要依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改变。首先,用于测量的试卷要按规范的程序编制。长期以来,各种试卷都是数学教师的法宝,其功能的发挥取决于试卷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很多教师都是凭经验直接用教辅材料上的试卷或是随意摘选试题组成试卷,甚至许多学校在重要考试的命题前都没有编制双向细目表,测试题目带有随意性。这样的试卷不仅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能力和水平,还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教师需要在测量理论的指导下,按照规范的程序编制试卷,合理地设计试题的类型,有效地发挥各类题目的功能,提高评价的质量和效果。
 
  其次,对测试成绩的评价要客观、科学。在大数据的时代,基于数据改变教育,让数据说话的教育要求日益增长。各级学校用好电子阅卷系统得到的大量成绩数据尤为重要,但很多学校对数据的使用过于简单,有的甚至还停留在仅分析“及、优”的水平上,成绩只是排队的工具而没有发挥应有的反馈作用。面对大量、多元的数据,很多教师都束手无策,所以只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分析才能满足关注每一名学生的需要。要深人挖掘成绩背后所隐藏的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和遇到的问题,将一些积极的变化及时反馈给学生,使评价结果的呈现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将数据分析的结果融人各个教学环节之中。
 
  四、从阶段性评价向持续性评价转变现阶段,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意各学段之间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衔接,但对学业质量评价的衔接关注的不够。学生升人到新的学段,除了考试成绩外教师对其数学素养和能力的了解极少。这是因为现在的评价是阶段性、实时f生的,没有一个途径让教师了解学生上一个学段的学业详细状况。随着今年秋季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全国联网和试运行,这个问题有望得到解决。该系统将为每名中小学生建立全国唯一的、跟随一生的学籍编号,这就相当于给每个学生建立了一个电子档案,教师对学生每个学段学科能力的评价可以作为附加的内容记人档案,让教师对学生之前的学习情况有更多地了解,实现学业质量的持续性评价。持续性评价贯穿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可以更好地展现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进步。
 
  我们常说简单的评价不够科学,而科学的评价又不容易操作,如何平衡是一个难题。评价方式的转变需要教师在新课标和学业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将“粗线条”的要求进一步细化为自己的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实施。只有把握时代特点,秉承教育本质,在实践中勇于探索,探寻并不断完善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才能让数学学业质量评价从“给学生分等”变成“帮学生进步”,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领域得到不同的发展。
 
  本文是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的教育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