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综合论文写作指导

文化语境下的翻译:原作生命的延续延续

  翻译来源于原文,译作晚于原作,译作标志着原作生命的延续。一部译作不要求和原作在意义上相同,但是必须要在细节上融入原作表意方式。”因此,译者的工作是在译作的语言里创作出原作的回声。翻译不是一种简单的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行为,而是译人语社会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行为,而译本则是译者在译入语社会中的诸多因素作用下的结果。睥 诚然,所谓的“诸多因素”显然是包括了译人语社会中的文化因素,也就是语境理论里所说的“文化语境”。
 
  英国翻译家纽马克曾经说过:“语境在所有翻译中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其重要性大于任何法规、任何理论、任何基本词义。” 儿n” 由此可见,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而文化语境是语境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把握原文本赖以生成的文化语境,准确解读原文本的文化内涵,顺应并以符合译入语读者的心理层面和接受层面为目的,有效地将源语言中的文化信息在译文中加以传达,从而延续原作的生命。本文主要通过引用相同的实例来探讨文化语境对原文理解及译文表达的影响。
 
  一、文化与翻译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二者的密切关系决定了翻译离不开文化。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行为,不能只从一种语言的文化层面来研究,而应兼顾源语和译人语的文化信息。如不了解源语所隐含的文化信息,那就可能导致误读。如不通晓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差异,那就可能误译。
 
  在翻译过程中,为了避免误读,译者在准确理解原文本的字面意义基础上,应解读附加在文本之上的文化信息。为了避免误译,译者还需深入了解译人语的文化以及这两种文化的异同。如上海的“白象”牌电池的英译。从字面意义上看,“白象”与“white elephant”是对等词。然而,这两个词在各自的文化中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信息。在中国,白象为圣人坐骑,是稀罕之物,“象”象征“力大无比”“吉祥如意”。而在讲英语的国家里,“white elephant”是指“昂贵却无用的东西”。如果把它直译为“WhiteElephant”,那该产品就很难进入国际市场。兼顾两种文化,可采用音译法,把“白象”译为“Bishiny”。这是因为英语中的前缀“bi一”有“双倍的”的含义,而“shiny”意为“明亮的”。
 
  “Bishiny”的发音和“白象”的发音接近,意指“双倍能量的”。该译名不仅保留了源语的读音,同时更传神地表达出该产品的功效。
 
  因此,翻译时必须要对源语和译人语的文化有较全面、准确的认识和了解。首先,翻译是对原作进行阐释,解读源语应以原文本形成的“文化语境”为基础。其次,翻译的目的是延续原作的生命,译文的表达要以译入语的文化信息为准则,在新的文化土壤中构建文化层面、语言层面、读者的心理层面及读者的接受层面等,使原作的生命得以延续。
 
  二、源语文化语境对原文本解读的影响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活动,它所涉及的不仅是两种语言符号,更涉及两种文化。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是翻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译者除了必须充分考虑语言语境的重要性,还必须深刻地领会源语的深层的文化语境信息,即源语所依附的文化、历史、社会背景和地理文化等。要做到对源语语篇的充分理解,译者首先必须熟悉源语文化,深刻领会原文语言的文化内涵。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言:“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4 J( 只有准确解读源语的文化内涵,才有可能避免文化误读。下面将运用具体实例,从地理环境、思维方式、历史背景和历史典故等四个方面来分析源语文化语境对原文理解的影响。
 
  1.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差异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中西方各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造成各国的地理环境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在语言中随处可见。例如,中国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所以中国的河流一般由西北流向东南,也就有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和“大江东去”的诗句。
 
  请看例子:
 
  例1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例1选自李白《江上吟》的最后两句。有了上文所提到的背景知识即中国的河流一般由西北流向东南,就不难理解该诗句所蕴含的“不可能”之意,即李白用“西北流”喻指功名富贵如过眼烟云,不可能与与江河永流(留)。
 
  2.思维方式不同的民族,不仅有各不相同的地理环境,而且还有彼此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思维具有穿透语言领略语言背后之意蕴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借助谐音词把客观世界的个别事物或现象暂时地有条件地联系起来,以达到某种交际效果。这些词也称为文化负载词在特定的情境下被赋予了文化内涵,在交际中往往成了信息传递的障碍。如“气管炎”在特定的语言场景中归属于文化负载词。请看例子: ‘例2 中国男士之间常会开玩笑地说“你有气管炎”。
 
  例2中的“气管炎”一词原来是一种疾病的名称。而在这种玩笑谈话情景中,它不再指一种疾病,而是被赋予了文化信息,表夫妻关系。因“气管炎”是“妻管严”的谐音,具有“怕老婆”的内涵意义,这是通过它的谐音词“妻管严”来实现一语双关的。
 
  3.历史背景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除体现在地理环境和思维方式外,还体现在历史背景方面。一般说来,要准确解读一个语篇,除须通晓该国语言文字外,还需具备有关事件的历史背景知识,因为有时历史背景知识对原文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请看下例:
 
  例3 电影名“Waterloo Bridge”的翻译例3中“Waterloo”很容易让人把它与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战役中的“Waterloo”等同起来。
 
  其实不然,影片中的Waterloo Bridge位于英国的伦敦,而拿破仑的滑铁卢战役战场却位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此外,影片中的滑铁卢大桥是悲伤的爱情故事的象征,影片展现给观众的是关于英国军官罗依.克劳宁与芭蕾舞演员莱斯特小姐的悲剧爱情故事,而后者则是让读者联想到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两者没有任何的联系。
 
  4.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并体现不同的历史文化内涵。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各自都有含有特定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语词来体现本民族鲜明的历史文化色彩。
 
  例4 济公劫富济贫,深受穷苦人民爱戴。“济公”在中国家喻户晓,他的形象已扎根在中国人的头脑中。当中国读者看到“济公”
 
  一词时,头脑中的“济公”图式就会被激活——随意的衣着,有些疯癫的言语,与众不同的行为,对为富不仁者的憎恶,对穷人的关心等。然而,西方读者由于缺乏相关背景知识,因此头脑就出现了图式空白,理解就受到阻碍。
 
  由此可见,文化语境在翻译的第一阶段即理解阶段的重要性。翻译不仅涉及语言的表层信息,它还涉及到蕴含在语言各层面的文化信息。只有正确解读原文本的文化内涵,才可能确保原作的生命在新的文化土壤里得以延续。
 
  三、译入语的文化语境对译文表达的影响—— 文化语境下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过程是理解和表达的有机统一,因此,准确而且充分地理解原文信息之后便是如何准确、自然、流畅地表达译文。如果说理解原文是“以作者为中心”,那么重构源语信息便是“以读者为中心”。 ¨n ’即翻译不仅要考虑信息的发出者,还要考虑信息的接受者。因此,翻译必须既要忠实于源语的文化信息,也要遵循译入语的文化准则。源语文化语境制约着对原文本的解读,而译入语语境则影响着翻译策略的选择。下文仅以上文所举实例来论述译入语文化语境如何制约翻译策略的选择。
 
  1.意译法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两者在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上具有很多的差异。
 
  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采用直译时,就应采用意译法。意译就是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重点在于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且使译文自然流畅。
 
  以例1为例,翻译该诗句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翻译“西北流”。如直译成“flow northwest”,则该诗句所蕴含的“不可能”之意将不易为译入语读者所理解,因为在欧洲大多数河流是向西北流人大海。于是译者Fletcher采用了意译法,把该诗句的“西北流”译成了“flow backward”
 
  。整句的译文为:“But sooner could flowbackward to its f0untains/This stream .than wealthand honours can remain.”_5 J( ’因此,译文中用“flow backward”(倒流)的方式表达了原文中“西北流”所蕴含的“不可能”之意,避免了因东西方河流走向不同而引起读者的困惑,译文直截了当,很好地再现该诗句所要表达的思想美。
 
  再以上文提到的玩笑话“你有气管炎”为例。如把它直译为:“You suffer from trachei.t ,则会令外国人感到迷惑不解,因为“traehe.itis”仅仅是指“气管炎”这种疾病,该译文并不能让人领会其中的联想意义即“惧内”,相反会让人觉得你缺乏同情心。因此,为了准确传递原文信息,该例句被译成:“You are a henpeckedm an ”, 给译人语读者带来了相近的语境效果。
 
  2.类比法类比法是指把一种文化的历史人物、事件、典故等与另一文化中类似的人物、事件、典故进行比较。用这种类比的方法,转换形象,以求译文读者的共鸣。包惠南等认为,在翻译中,采用“由此及彼”的类比法可拉近读者与中国文化的距离,这样容易使他们产生认同感和亲近感。 ‘ ¨由于地理、历史和文化上的原因,一些对于某一文明十分熟悉的概念可能在另一文明完全不存在且没有相应的表达,即所谓的文化图式空白。如果例4中“济公劫富济贫”直译为“Jigong robbed the rich and helped the poor”,由于缺乏有关“济公”的文化图式,译人语读者只能领会句子的表面意思,而无法像中国读者那样激活“济公是侠盗式的英雄好汉”这样的图式内容。因此,当出现文化图式空白时,可以借用译文读者熟悉的具体样本来激活其内在的图式知识。英国文学中的“罗宾汉”是英语国家人们所普遍熟知的侠盗式的英雄人物。这种情况下,译者可采用类比法,将“济公”比作“罗宾汉”,这样在西方读者头脑中就能激活有关“罗宾汉”的原有图式,使这一图式与“济公”的新信息相作用,从而在译文读者头脑中产生一个有关“济公”这一中国人物的新图式,即侠盗式的英雄人物,也由此对“济公”产生亲近感。因此,该句可译为:“Jigong,Robin Hood in China,robbed the rich and helped the poor.”这一译文诠释了济公行为的本质,令“济公”的形象得以在他国文化里延续。
 
  3.归化法归化法这一概念是于1995年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在其“The Translator’8 In—visibility”一书中提出的。归化法要求译者向译入语读者靠拢,采取译人语读者所熟悉的译语表达方式,以传达原文的内容。当原文与译文之间因文化差异而出现不能通达时,要用译入语文化替代源语文化,即把在译入语中找不到对等的外语词汇改头换面,或套用译语中与之相似的现成的表达法,把它们变成读者熟悉的译入语文化形象,以使译文更容易为译入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以例3影片名“Waterloo Bridge”的翻译为例:该片名若直译成《滑铁卢桥》,一是显得过于平淡,听起来没有美感;二是很容易误导观众,令观众误以为是与拿破仑打仗有关的战争影片,或是与该桥建筑有关的纪录片,因为在英国的确有一座名为“Waterloo Bridge”的大桥。
 
  但凡看过此片的观众都知道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爱情片。中国的民间传说“蓝桥相会”讲述的也是一段哀婉动人的爱情故事,“蓝桥”在故事中有着深远的象征意义,与影片“WaterlooBridge”的故事情节有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处。
 
  因此,为了顺应中国读者的认知,避免误解,译者使用了归化法,借用我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蓝桥相会”的民间传说来重构“WaterlooBridge”的文化意象,把影片“Waterloo Bridge”中的“Bridge”译成了“蓝桥”。另外,译者在“蓝桥”前增加了“魂断”两字表明故事的悲剧性结局。译名《魂断蓝桥》语言精致凝练,真可谓是音美、意美、形美,同时也巧妙地阐释了影片的意境。影片“Waterloo Bridge”在新的文化国度里获得再生,由此受到了中国观众的青睐。
 
  因此,要做到真实地再现源语信息内容,译者要考虑的不仅是两种语言在文字上的差异,还要重视这两种语言所属的不同的地理文化、思维方式、历史背景和历史典故等文化差异。
 
  翻译的宗旨是延续原文本的生命,而任何一个文本的形成都有赖于“文化语境”。因此,翻译时既不能忽视原文本所赖以生成的“文化语境”,也不能忽视译人语长期以来所积淀的“文化语境”,否则就会误译,从而无法延续原作的生命。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准确解读原文本的语言和文化信息,也要通晓译人语的文化信息,同时兼顾源语与译人语的文化差异,合理选择翻译策略,使原作的生命得以在新的文化土壤里延续。
 
  本文是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的教育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