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综合论文写作指导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的分析析

  一、前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学生的规模越来越大,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现象也越来越突出。上世纪70年代中期(1974年)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首次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随后对于倦怠的研究在各领域均有展开。倦怠经常被用于工作压力中,随着倦怠在工作领域中的进一步研究,学生学习倦怠逐渐引起学者的注意。
 
  为了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本研究以武汉市职业院校的25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改善高职院校学习倦怠的现状提供有效的对策。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法,从武汉市高职院校中选取2个年级的学生共256人,剔出23份无效问卷后,剩余有效被试233人,有效回收率为91%。回收的问卷中,男生71人,占30.5%,女生162人,占69.5%;文科99人,占42.5%,理科134人,占57.5%;大一149人,占63.9%,大二84人,占36.1%。
 
  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该量表由福建师范大学教授连榕参照Maslach 的量表编制而成。共2O道测验题,分为3个维度: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
 
  该量表采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个等级记分。
 
  其中“完全符合”记5分,“完全不符合”记1分,中间依次计分,总量表共i00 分,得分越高,倦怠程度越严重。总表的Cronbacha系数为0.865,分半信度为0.880。
 
  三、研究结果为了考察高职生学习倦怠的现状,本研究先对高职生在倦怠总分、情绪、行为与成就等维度上的平均分和标准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随后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倦怠程度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高职生学习倦怠总体得分较高(58.18±7.55),其中在情绪低落上的得分最高(22.78±4.22),其次是成就感低(18.19±2.95),在行为不当上的得分最低(17.21±3.34)。
 
  (一)不同性别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特征从表1可以知道,高职学生的性别对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以及学习倦怠总分的影响不显著。女生倦怠总分比男生高,特别是在情绪低落这个维度上女生比男生高。
 
  (二)不同年级高职学生的学习倦怠特征从表2可以知道,大一的学生在学习倦怠的行为不当水平明显高于大二的学生(p<O.05)。在学习倦怠的情绪低落,成就感低以及学习倦怠总分上,不同年级的学生无明显差异。但大二的学生在学习倦怠的情绪低落,成就感低,学习倦怠总分上均高于大一的学生。
 
  (三)高职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倦怠特征从表3可以知道,文科生在行为不当因子明显高于理科(p<0.05)。高职学生的专业对情绪低落成就感低、以及学习倦怠总分的影响不显著。但文科生在学习倦怠的情绪低落,成就感低,学习倦怠总分上均高于理科学生。
 
  四、讨论本文以高职院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象较普遍,具体体现在情绪低落、成就感低和行为不当三个方面,其中情绪低落维度上的得分最高,其次是成就感低,行为不当得分最低。下面将学习倦怠的三个维度分别从性别,年级以及专业依次进行分析。
 
  在性别方面,男、女生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以及学习倦怠总分上差异不显著。男、女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倦怠。女生倦怠总分比男生略高,特别是在情绪低落这个维度上女生比男生高。女生性格相对男生要内敛些,面对崭新的环境和不熟悉的同学,在学习上出现挫折时,更容易表现出情绪低落。
 
  在年级方面,大二的学生在学习倦怠的情绪低落,成就感低和学习倦怠总分上均高于大一的学生。大一学生与中高年级学生相比,倦怠程度最低。因为他们刚刚考入大学,还保持着高中那份学习热情,学习认真,努力,还没受世界的诱惑,一切以学习为重。而大二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学校的环境渐渐熟悉了,但也发现了大学并不像他们想象中的那样,同时受到更多外界的诱惑,发现除了学习,还有很多业余活动,于是产生学习倦怠心理。
 
  但是大一学生在行为不当水平上明显高于大二的学生。
 
  大学相对于高中学习更为自由,很多大一同学进入高职,面对这么大的改变无所适从,加上没有压力,缺乏目标,不能适应大学里自由的学习生活,没有老师和学校严格的管理,因此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表现出懒散,无所事事,甚至上课睡觉,玩手机,下课打游戏等不当行为。
 
  在专业方面,文科生在行为不当因子明显高于理科生(p<O.05),文科生在学习倦怠的情绪低落,成就感低,学习倦怠总分上均高于理科学生。这是由于理工科专业相对文科专业更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更有效的与职业相关的技能,这就使得学生成就感较高,倦怠程度低。
 
  本文是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的教育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