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综合论文写作指导

高校师德建设的意义与途径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职业道德即师德。是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人格品质的集中反映,表现为教师的理想信念、治学精神、敬业态度、为人处世、道德情操等。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步人转型的关键期,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高校师德建设和所处的环境以及教师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面对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充实教师整体水平、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必然要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大学是传播科学知识的基地。更是人才培养的土壤。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德为师本,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关键在于师德建设。
 
  1.师德建设是高校长存发展的灵魂工程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建设高水平的大学,需要一批高水平的教师。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素质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发展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教师没有厚德,就不可载道。只有德艺双磐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掌握现代科技、具有现代意识的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师德建设是高校各项工作中的基础工程,是高校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它的成败决定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决定了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创办一流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不断深化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更是铸就大学灵魂的重要途径。只有广大教师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育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 自尊自律,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水平,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才能实现高校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2.师德建设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年学生成长的领路人和指导者。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青年学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一方面在于自我学习,另一方面在于教师教育。教师职业具有强烈的引导性和示范性。高校教师的理想信念、敬业态度、为人处世、道德情操等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师德直接影响学生品质的形成。当代青年学生面临着现实与理想、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道德观念之间的矛盾冲突,面对着各种思潮的交错起伏和相互冲撞。需要老师去引导、启发和带领他们走出困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适应礼会发展的有为青年。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在丁作中表现出强烈的敬业和乐业精神.他们的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教学态度、治学精神、行为举止等都会直接对学生构成一种自然的教育反映,产生极大的作用.成为影响学生成长的巨大精神推力。另外,师德间接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就现今我同的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而言,大学教育中教师仍然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前是否认真备课,课堂上是否精心授课.课后是否耐心答疑,不仅取决于教师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愿不愿意去做或者是否投人足够的精力、是否付出足够的努力.这将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获取3.师德建设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路。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最关键,教师最重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有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全而发展的科学人才。伴随着礼会的发展.各方而对教师的要求在不断改变,同际交流的频繁,世界名校的网络课、公开课存互联网上推广,高学历外籍教师不断充实同内高校师资岗位,教师个体面临着越来越强烈的危机与挑战。危机既来自知识的更新.来自能力建设不足,更来自师德建设。这将必然要求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以促进其全而素质的提高。师德是衡量教师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指标.它决定了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态度,并以内在动力的方式驱动教师履行职业责任,提高职业技能,奉守职业纪律,完成和达到职业使命与目标。重视师德建设.就是要看到师德建设与教师自身的全面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从教师自身来说,加强师德建设.有利于教师自身坚持职业道德操守,有利于教师自身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利于教师自身抵制各种不良诱惑。
 
  二、狠抓“四项举措”是破解高校师德建设困境的必然选择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加强师德建设是中外任何一所大学都非常重视和期望解决好的重大问题。不可否认近年来大学里的确也 现了个别教师师德滑坡的迹象,主要表现有这么几个方而,比如对待教学工作缺乏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对待学生缺乏责任意识  和育人意识.对待同事缺乏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等等。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师德教育应该说显得更加重要和更加紧迫。这就需要我们立足当前师德建设的现状,在实践中,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一条高校师德建设的可行途径。
 
  1.制定政策.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政策是保证目标实现的前提。制定科学合理的大学制度是高校一切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保障。师德建设是大学制度的核心和灵魂建设工程,只有完善健全的师德建设制度,才能塑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才能确保高校师德建设取得实效。
 
  具体而言.一是制定师德建设激励政策。通过进一步完善定期评选表彰师德先进个人和集体的政策,对教书育人成绩突出的,授予荣誉,给予表彰和奖励。二是制定师德建设考核机制。通过强化教育教学管理。科学制定教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断规范量化教师从业道德考核指标体系。突出教师的教书育人效果,并在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奖评优、岗位津贴、课时酬金、住房分配、学习培训、福利待遇等方而优先考虑。
 
  三是制定师德建设监督机制。通过网络、评教系统、师德意见箱和校领导接待H等多种途径,广泛听取师生对教师师德情况和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意见。四是支持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对师德建设进行监督和评议.采取措施减少违反师德的现象发生,真正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
 
  2.树立典型.发挥模范的示范作用师德宣传教育活动是当前高等教育战线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典型宣传是高校师德宣传教育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它能够指引教师树立正确的师德价值观.促使教师按照典型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学习宣传典型,就是学习道德模范的典型事迹。通过学习先进事迹.营造争当道德模范的社会风尚,这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树立典型过程中,要通过图片、实物、访谈、座谈会、舞台剧、影像资料等形式,原汁原味地展现典型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情况,并运用朴实的故事及真挚的语言,使典型普通化、亲切化、贴近化,而不是神化和单纯的道德说教,将先进典型的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道德理想,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外显.使典型让人们容易接受.并引起共鸣,把强大的道德力量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3.保障权利.发挥情感的感化作用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只有享受了应有的权利。主体才更能积极向上地履行应尽的义务。只有当道德原则能够真正体现教师的利益诉求、权利要求。道德原则才会被教师自觉遵守,师德建设才有了坚实的基础。加强师德建设,就必须要关心、关爱教师的权利诉求.为教师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学术、崇尚自由的教育环境。
 
  具体而言,一是主动听取教师的意见,时刻把教师的冷暖记挂在心.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及时解决教师提出的子女入学、就医、住房等问题,解除教师后顾之忧。二是正视教师的利益和权利诉求,努力维护教师的尊严,加强与教师的交流,努力提供培训、进修等机会,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A我认同感。三是继续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通过召开的教代会鼓励教师多参与大学的管理和重大问题的咨询与决策,激发教师的主人翁精神。营造一种良好的尊师重道的校园氛围,教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得到大大增强。
 
  4.加强教育.发挥认知的内化作用教育与自我教育是教师自身修养提高的重要途径,教育通过自我教育转化为行动, 自我教育依赖于教育基础转化为自我修养。高校师德建设既需要以规章制度为规范约束,以奖惩机制为激励手段的他律形式,也需要对教师长期的思想教育,使高校教师从“外化”到“内化”.不断地进行教育与自我教育,最终达到“慎独” 的最高境界。
 
  具体而言,一是用先进的思想武器占领理论阵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武装教师的思想。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二是通过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及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提升教师的道德修养,引起教师群体对师德问题的重视。唤起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三是开展师德理论研讨会、师德经验交流会、老中青教师教学座谈会,利用大学讲坛、论坛和主题报告会.通过评选、表彰师德先进及邀请师德典型人物做报告等多种形式的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活动,使教师自身认识到“立业德为先,执教品为先”的道德情操,提高教师师德建设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师对职业的神圣感、使命感、幸福感,从而把外在的规范内化为自我认知,并存教育教学实践中转化为自觉行动。
 
  师德建设是保证高校教育质量、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关键所在。在新的形势下,而临着各种挑战。师德建设需要不断提升师德建设理念.寻求外在与内在建设的相结合.保证师德建设健康有序发展,这是高校的立足之本。更是教师、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是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的教育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我要分享到: